刘博宁
在新闻事件不断发生反转、公众人物的人设不断崩塌的今天,“三观不同、取关”“道不同不相为谋,拉黑”,似乎正在成为我们筛选媒体与朋友的日常操作。网络在让每个人找到共鸣的同时,也让人们越发难以容得下异见,毕竟一秒钟便能完成拉黑与取关,何必较劲?这样充满效率的屏蔽操作在网络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于是人们开始忧虑,网络是不是正在让我们变得更狭隘?“信息茧房”会不会让大家作茧自缚,在分裂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近幾年但凡提到网络效应,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便是避不开的关键词,很多人认定它们就是让网民变得狭隘的罪魁祸首。其实,“信息茧房”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2006 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假想,他认为网络的便捷会让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变得懒惰,推送会逐步取代查询,久而久之人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内容,失去了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如同作茧自缚般困在信息的茧房中。与此同时,信息的碎片化和窄化会让我们重复接收与自己意见一致的声音,强化固有观念,大家仿佛在回音室里互相夸奖,沉浸在自我正确中。桑斯坦提出,这类现象将导致人们变得更狭隘,甚至制造出极端主义。15 年后的今天,网络上情绪煽动的泛滥和站队的盛行似乎印证了桑斯坦的预判,“理中客”甚至也成为一种讽刺,被挂上了冷漠不近人情的标签。
信息茧房有害正在成为当下的共识,人们本能地对算法提出了质疑,不正是这些深谙人性弱点的算法为茧房提供了砖瓦,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提线木偶吗?为了印证此类质疑,Seth Flaxman 等学者在2016 年进行了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研究小组选择了5 万名参与者,要求他们反馈自己近期浏览或收听的新闻媒体。与此同时,研究者以电子手段监测参与者们接收新闻后的相关行为,包括网页浏览历史等。通过两项数据的对比,研究者最终发现,人们接收新闻后的实际行为比他们自己想象中更多样,并没有那么“一根筋”,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陷入信息茧房中,对茧房的恐惧更像是一种自我暗示。
实际上,对于期望提高用户数量和粘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拓展用户的兴趣,使其结识更多元的网友才是更划算的选择。如果只给看客提供他们指定的内容,他们迟早会感到乏味,转战其他更新鲜刺激的平台。大家留意便会发现,无论是抖音、哔哩哔哩、今日头条这样的图文、视频平台,还是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以及淘宝、京东这样的购物网站,都纷纷把“你可能感兴趣的”放在了比“你订阅的”更显眼的位置。比起用户,互联网公司更担心人们感兴趣的内容不够多,而不是太多,毕竟提高信息流通量才能让他们在竞争中取胜。可以说,算法作为提升效率的核心工具并不会主动为人们建造信息茧房。
如果算法算不上洪水猛兽,那究竟是谁在构建信息茧房呢?答案很可能在我们自己身上。可以这样理解,商业用途的算法一般针对的是人们的兴趣,兴趣本身不会使人狭隘,吃豆花你爱甜我爱咸完全可以和谐共处。只有人们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观点、态度和立场不断强化,拒绝其他声音,只允许单一的价值判断,才会变得狭隘。比如甜咸党若为了分出高下,争夺鄙视链的上游阵地,开始在网络上党同伐异,便是主动为自己搭建有害的信息茧房。
从客观角度讲,信息茧房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长环境,没有人能做到全知全能,也没有必要花费海量时间对所有信息的每个细节加以求证。对于大部分人来讲,面对信息茧房,察觉其存在比突破它更为重要。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常会遇到某些人在网络批判时抛出“带节奏”这个词语,表面看来,拒绝带节奏是想挣脱他人制造信息茧房,保持自身的清醒,但经验告诉我们,与这个词相伴的却往往是站队、贴标签,拒绝更深入的交流,以破除茧房之名加固茧房之墙壁。相对于用喊口号进行自我麻醉,寻找更多信息途径、警惕情绪煽动、加强自我反思会是更好的解药。
前文提到,网络的便捷正在使大家从主动搜索模式转为被动接受模式,大量的推送令人目不暇接。信息的碎片必然伴随着细节的“阉割”,这个时候便需要我们化被动为主动,有目的地筛选出有价值的话题,寻找多种渠道进行深入了解。对一个话题的深思远远强过对一筐热点的简单盖戳。
再说,人都是情绪的动物,时刻保持冷静客观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试着在情绪过后多问几个问题,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准不准确?有没有其他的缘由和后续进展?在事实判断后再去参与价值判断,避免事实还未厘清时的鸡同鸭讲。
最后,尽管算法不会造成信息茧房,但会带来强大的沉迷引力,如果小游戏、小视频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必然会挤占我们获取其他信息的精力甚至意愿。对自我时间分配进行适当的检查与反思,也是弱化信息茧房的必要条件之一。相信只要努力做到以上三点,信息茧房便很难成为我们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