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继孝
徐光耀的文学成就和北京大有渊源。
1950年10月至1958年9月徐光耀在北京学习生活了8年时间。这8年的时间,徐光耀既体会了云端的风光无限,也感受了谷底的煎熬和痛苦,在这里他编制了自己宏大的文学梦。
1938年7月,徐光耀参加八路军,那一年徐光耀才13岁,和他笔下的小兵张嘎一样的年龄。1939年深秋,徐光耀从特务营调到警备旅,在锄奸科当文书。他在部队的表现非常优秀,参军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战斗,很快从一个“红小鬼”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抗战时期,徐光耀参加了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多次面临牺牲,但这从来没动摇过他的革命信念。1945年7月徐光耀获二等“五一”奖章。抗战胜利前夕,徐光耀离开了锄奸部门,到十一分区(原六分区)司令部任军事报道参谋,徐光耀离自己的文学梦近了一步。
解放战争时期,徐光耀开始拿笔战斗了。1946年3月29日,徐光耀调任政治部宣传科摄影记者,后到前线剧社任创作组副组长,既要到前线采访、写作,还要参加剧社在前线的演出。1947年1月10日,徐光耀到华北联大文学系插班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文坛名家,对他帮助最大的应该是陈企霞和萧殷,徐光耀很快就由一个只会写通讯报道的文艺战士,成长为一名军旅作家。不久徐光耀被调往杨成武的华北三兵团办《战场快报》。1949年6月底徐光耀随部队驻防天津,7月初就请了假专心创作长篇小说《平原烈火》。
1950年10月,徐光耀来到北京是到中央文学研究所求学的。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央文学研究所是鲁迅文学院的前身,第一任所长丁玲,副所长张天翼,被人们认为是新中国文学界的黄埔军校。来文研所之前,徐光耀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刚刚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抗战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说起来《平原烈火》应该是孕育于天津,诞生于北京。1949年7月7日,在全面抗战爆发纪念日那天,徐光耀请了假,专心创作《平原烈火》,仅用了44天时间就完成了初稿。那时徐光耀正在做新华社驻二十兵团的记者,利用去北京采访华北军区秋季运动会的机会,他把初稿带到了北京,想让他在华北联大上学时的老师陈企霞、萧殷看看,给予指导。陈企霞仅用3天时间就看完了稿子,告诉徐光耀写得不错,已经够了出版的水平,但还是修改修改更好,要求修改要快。
徐光耀回天津赶紧把稿子修改了一遍,马上寄给了陈企霞,看完修改稿后的陈企霞爽利要求徐光耀进京当面改稿。进京后的徐光耀在陈企霞的指导下对稿子最后进行了修改。同时陈企霞还让厂民(严辰),抽取了其中一个章节,取名《周铁汉》,先期发表在了1950年第一卷第四期《人民文学》上,厂民还加上了介绍文章和评论。陈企霞对《平原烈火》的出版格外热心,为了《平原烈火》的书名,他又拉来厂民、秦兆阳等一起为这部书起名字,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名字起了几十个,但都不满意,还是秦兆阳说了几个名字,最后采用了他说的《平原烈火》。1950年6月,《平原烈火》由三联出版社首版,它在北京与读者见面了。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同年5月开始出书,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徐光耀的《平原烈火》。
《平原烈火》给徐光耀带来了很大的荣耀,那时好多大学、中学都请徐光耀作报告。1953年3月徐光耀加入了全国文协,1953年4月6日徐光耀从文研所毕业。同年6月10日至15日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委员;9月23日至10月6日,参加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并在国庆节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可能是年少有成,20多岁的年纪就出版了长篇小说,因此在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期间徐光耀很受丁玲赏识。当时有一个说法,部队有个徐光耀,地方有个陈登科,女作家有个李纳,是说他们三位特别受丁玲赏识。
在文研所,徐光耀感到最大的荣耀,是他被选入了中国作家访苏代表团,访问了苏联,这在当时的确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代表团团长是冯雪峰,副团长曹靖华、陈荒煤,陈企霞任秘书长,团员有孙犁、魏巍、康濯、李季、柳青、胡可等。在16人的代表团里别人都是有一定资历的作家,徐光耀是这里面年龄最小的。
从苏联访问回国不久,徐光耀就当面向丁玲申请去朝鲜前线体验生活,得到批准。徐光耀1952年4月入朝,12月回国,在朝鲜战场8个多月,一直在战斗的最前沿采访,亲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始终被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回国后写出了《刘敬礼》《辛文立》等朝鲜战场散记。徐光耀对志愿军战士有着特殊的感情,几年后的1955年,在国庆期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听到抗美援朝战士、特等残废军人、“中国保尔”廖贻训的事迹后,徐光耀一下子就被感动了。于是徐光耀三次采访廖贻训,写出了报告文学《一部尚未写完的书》,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后来又收到了文集《叫困难低头》里。徐光耀也一直与廖贻训一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1953年7月至1955年1月,徐光耀以军职身份到家乡雄县搞初级农业合作社,任三区区委副书记。在农村老家他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被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所感染,写出了反映农村生活的《树明与莺花》《老陶》《相亲》《传统》《傻牛》等。下乡生活使徐光耀积累了大量素材,回到北京之后,他就开始构思写作反映家乡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奔流的大清河》(大清河是徐光耀家乡的母亲河,穿老县城而过)。
1955年徐光耀和胡可、杜烽调到解放军总政文化部从事专业创作。同年12月,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成立创作室,虞棘为主任,魏巍为副主任,成员由各军区选调。1956年1月6日,创作室正式成立。搞创作的有:魏巍、胡可、杜烽、徐光耀、寒风、蔺柳杞、韩希梁、丁毅、郭光、史超、陆柱国、西虹、沈默君、黎白等人。徐光耀和胡可、杜烽三人是从华北军区调来的。徐光耀、胡可、杜烽三家分配到了大耳胡同15号一个独院。1956年9月11日,他们三家搬进了大耳胡同15号,胡可住北房,徐光耀住东厢房,杜烽住南厢房。从鼓楼东大街到景山后街到大翔凤再到大耳胡同15号,从大杂院到相对独立的院落,几经辗转徐光耀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家,有了一个安乐窝,可以更踏实地进行创作了。
在这里徐光耀的确想要“一展宏图”。很快他就完成了《奔流的大清河》19万8千字的初稿,同时也在进行着早已动笔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的写作,一部是《将军向我们走来》,另一部是《地道战》。这两部小说的缘起是旷伏兆将军。徐光耀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这和他笔下的小嘎子参加八路军是一样的年纪,参军不久徐光耀就来到了旷伏兆任政委的警备旅。旷伏兆非常喜欢和信任这个能文能武的“小鬼”,在旷伏兆的带领下,徐光耀很快从一个红小鬼锻炼成为了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徐光耀对旷伏兆非常崇敬,他觉得旷伏兆就是那一代革命军人的缩影,决心要以旷伏兆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就叫《旷伏兆》,后来改成了《将军向我们走来》。
1950年,尚在兵团当记者的徐光耀到旷伏兆任政委的67军采访,被旷伏兆临时“抓差”,跟他到唐山检查部队的盐场和渔场生产情况。这次被“抓差”徐光耀收获很大,旷伏兆答应了徐光耀把自己的日记借给徐光耀看,这可是《将军向我们走来》最好的素材。在去唐山的路上,旷伏兆跟徐光耀讲起了他在雄县米家务创造性地开展地道战的经历,这让徐光耀听得既感觉神奇,又感觉兴奋,简直如醉如痴。这位地道战的发明者得多么充满智慧呀,以至后来徐光耀搜集了许多旷伏兆在雄县米家务发明地道战,运用地道战与日本鬼子展开斗争的资料,准备写一部《地道战》。
在北京的这几年徐光耀一直在搜集資料写这两部小说,《将军向我们走来》写了一部分,《地道战》也早动了笔。终于做了“专业作家”,在大耳胡同15号埋头创作的徐光耀怎么也不会想到社会风云变幻,不久之后他会被打成右派,三部小说的命运不济,后来连手稿都丢失了。本应在北京大耳胡同15号诞生的三部长篇小说居然“烟消云散”,真是令人遗憾和痛心。徐光耀不死心,20多年后的1970年代,平反后的徐光耀曾尝试再提笔重写《将军向我们走来》,但世易时移,时过境迁,这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了。
1958年1月23日徐光耀开始动笔写《小兵张嘎》,开始名《刘故得儿》,后改为《张故得儿》,最后定名《小兵张嘎》,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小兵张嘎》小说和剧本的写作。
1961年秋天,《河北文学》的编辑张庆田把《小兵张嘎》(小说)发表在了《河北文学》1961年11月·12月(第6-7期)合刊上。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反响,非常受读者欢迎。写作之初,也许徐光耀万万没想到,自己本来是要借以活命的小嘎子在他的笔下真的活了起来,而且鲜活无比。小嘎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小兵张嘎》成了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红色经典。
1962年5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单行本,仅仅三个月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就开始重印《小兵张嘎》,印数数以万计。1964年出版的《小兵张嘎》的英译本出版。单行本出版的同时,《北京晚报》从5月到7月对《小兵张嘎》进行了连载。《小兵张嘎》的电影文学剧本也发表在了《电影创作》1962年第6期上,1964年6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剧本的单行本。1963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连环画,之后各种版本的《小兵张嘎》连环画不断出版,在同题连环画中,《小兵张嘎》连环画版本既使不是最多的,也肯定是最多的之一。
小说发表后,徐光耀把剧本寄给了著名导演崔嵬。导演欧阳红樱看到了《小兵张嘎》的小说,被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她觉得如果把《小兵张嘎》拍成电影,一定会大获成功,于是到保定找徐光耀,想把《小兵张嘎》改编成电影。徐光耀告诉欧阳红樱,剧本早有了,交给了崔嵬,这时崔嵬也意识到了拍这部电影的重要性。
根据崔嵬的提议,为了把剧本修改得更完善,北京电影制片厂把徐光耀约来北京对剧本进行修改。《小兵张嘎》的电影剧本最终是在北京完成的。
一切具备,电影拍摄时,选扮演张嘎子的演员遇到了难题。摄制组奔着小说《小兵张嘎》封面形象“按图索骥”,选来了80多个孩子,崔嵬一看,都嫌长得“俊”,认为嘎子可以虎头虎脑,但更得突出他的“嘎”,哪怕丑点也不要紧。正在为选演员为难时,于蓝帮助解决了这个难题。于蓝拿给崔嵬一张照片,向崔嵬推荐了安吉斯。照片上的孩子超浓的眉毛、一脸嘎相,崔嵬一眼就相中了,事情就是这么巧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崔嵬当即派人从呼和浩特把安吉斯接到了北京。结果毫无表演功底的安吉斯,在崔嵬的指导下还真演活了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嘎子。
这部由崔嵬、欧阳红樱联合执导,安吉斯、张莹、葛存壮、于中义主演的电影在1963年底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公映。正如所料,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之后久映不衰,好评如潮。电影对《小兵张嘎》的再创作,又把《小兵张嘎》推向了更高的高潮,使更多人认识了“小嘎子”。《小兵张嘎》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张嘎子的形象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经典。
新世纪之初,已过古稀之年的徐光耀写出了他的纪实散文名篇《昨夜西风凋碧树》,这篇文章真实记录了1950年代他在北京的心路历程。2001年,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获鲁迅文学奖。
徐光耀是著名作家,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因为本身他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南疆自卫反击战,经历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有人说徐光耀是一位生活型作家,他自己并不反对,因为他一直坚持为苍生铸魂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写自己热爱的人,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北京时期的故事无疑是徐光耀一生中最充满梦想、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又最起伏跌宕、动人心魄的一段故事,本来可以枝繁叶茂的文学之树,被无情地折去了不少枝杈,所幸还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徐光耀之幸,也是读者之幸。
上世纪90年代末,徐光耀把《平原烈火》《小兵张嘎》的手稿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平原烈火》《小兵张嘎》手稿随徐光耀几经辗转,终于又回到了北京,这就是缘分和“圆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