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晶晶,高菁,周婷
(萍乡市中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药物性静脉炎是静脉注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使用刺激性及高渗性的药物,极易增加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1]。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联合中医护理在改善患者刺激性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尤其在进行个体化治疗方面更具特色[2-3]。本研究用金黄西酮散外敷对药物性静脉炎进行护理干预,以期减轻刺激性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做到早预防、早处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疼痛程度,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药物性静脉炎患者100 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男33 例,女17 例,年龄(47.25±7.42) 岁;其中,肺癌25 例,急性白血病3 例,肝癌14 例,胃癌8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16 例,年龄(48.16±7.18) 岁;其中,肺癌26 例,急性白血病3 例,肝癌12 例,胃癌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0~80 岁;规范使用中成药抗肿瘤静脉输液制剂患者;能理解本观察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静脉炎的诊断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标准。Ⅰ级:静脉部位发红,伴或不伴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大于2.5 cm,有脓液渗出。排除标准:不能完成研究计划的患者,包括语言困难、传染病等;有严重皮肤病患者,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及其功能严重障碍者;有不易控制的精神病史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两组静脉输注药物方法相同。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泡纱布,取出后稍微拧干敷于患处,每日2 次,每次30 min。观察组:金黄西酮散外敷。金黄西酮散组方:姜黄、大黄、黄柏、天南星、白芷、天花粉、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紫金花叶等。以1∶1比例加蜂蜜调制成膏状,用油纸包裹,贴敷于患处。通过特定部位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来达到干预的目的。每次贴敷时间是4~6 h,每日1 次,5 d为一疗程。贴敷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水泡、瘙痒,并观察静脉炎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静脉条索消失时间、局部红肿消失时间、局部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4]:显效为患者的静脉条索、局部红肿等情况均消失;有效为患者的静脉条索、局部红肿等情况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的静脉炎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静脉条索消失时间、局部红肿消失时间、局部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静脉条索和局部红肿及局部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药物性静脉炎。临床需积极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5-6]。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静脉输液对患者的静脉损伤较大,使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硫酸镁虽可通过Mg2+的渗透,改善水肿情况,但其具有风化性,在其皮肤表层极易形成无色结晶,使皮肤水分缺失,且刺激性较强,效果不明显[7-9]。现代中医研究表明,中医药外敷静脉在改善患者静脉炎、提高生存质量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尤其在进行个体化治疗方面更具特色[10]。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系统联系全身组织,通过运行气血精液来维持生命活动[11]。金黄西酮散外敷疗法正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特定部位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12]。本研究选用的金黄西酮散,诸药共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阳发散行气之功,因此在对静脉炎干预的有效率及治愈时间上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能减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静脉损伤,且无明显风险,使患者较易接受长期规律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疗效较好。观察组静脉条索、局部红肿及局部疼痛消失时间均较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金黄西酮方剂中,姜黄、大黄、苍术、黄柏等可以抑制IKK的活性,抑制炎症起始阶段NF-kB的激活及转录活性,从而进一步减少下游炎症因子的分泌表达,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13-14]。陈皮、甘草、白芷、天花粉等能够抑制前炎性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在受体水平阻滞受体4(TLR4)的二聚化反应,从而在受体水平阻滞炎性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一系列前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天南星、厚朴、紫金花叶等,也是消炎止痛的常用药物,通过诸药配伍,从根源上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