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2021-09-12 05:52陈琳
防护林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试验研究

陈琳

【摘要】本文结合黄斑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和天敌种类,通过引进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两种天敌昆虫,开展了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研究。试验得出,肿腿蜂释放应选择气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0%的晴朗天气进行;花绒寄甲应选择本地培养的成虫和卵进行投放,可提高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效果。

【关键词】黄斑星天牛;天敌防治;试验研究

黄斑星天牛生活隐蔽、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被称之为杨、柳、榆等树种的癌症,是国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绿洲区中部,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土壤瘠薄,限制了造林树种的多样性选择,境内建设以杨、柳、榆为纯林的农田防护林3333.3hm2,对遏制荒漠化蔓延危害、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增加经济收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构筑了是西北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由于苗木、木材运输频繁,加上检疫检查跟不上,给黄斑星天牛疫情的传入传出和蔓延发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全县黄斑星天牛发生面积达916.5 hm2[1]。为有效遏制黄斑星天牛疫情扩散蔓延,巩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成果,我们在认真开展化学药剂防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两种天敌昆虫不同虫态,开展了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对比试验研究,旨在找到和利用最绿色、最环保的防治方式有效防控黄斑星天牛疫情,实现防控效果最大化、防控方式常态化。

1 試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张掖市山丹县,地处东经100°41’~10l°42’,北纬37°51’~39°03’之间。县域东西宽89km,南北长136km,土地总面积5402.43km2。县域内年平均气温7.7℃,极端最低气温~33.3℃,极端最高气温37.8℃,无霜期151d,年均降雨量162.9mm,年蒸发量1787.7mm,是降水量的1l倍。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灌耕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深160cm,土壤肥沃,通气性好[2]。试验区灌溉条件优越,以机井为主要灌溉模式。

2 材料与方法

2.1天敌种类选择

结合天敌防效和本地实际,主要选择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Sharp、肿腿蜂Sclerodermaspp进行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研究[3]。

2.2试验地设置

试验地选择东乐镇山羊堡滩,树种为二白杨,总株数41株,树龄25a,树高8.5m。黄斑星天牛为1~2龄幼虫,平均虫口密度每株7头,最多虫口密度每株21头,有虫株率11%。

2.3试验材料来源

试验用花绒寄甲和肿腿蜂均属于幼虫和卵,从北京林科院引进,由张掖市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山丹县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共同进行示范试验。

2.4试验方法

为了释放后保持林分的原有状态不受人为干扰,以避免试验误差,把需防治杨树划分2个区,将幼虫和卵分别进行释放。

2.4.1幼虫释放法。将指形管中的棉球拔出,把指形管套在细树枝上或者卡在树杈上,管底要略高于管口,以防雨水进入部分尚未出来的幼虫。每只指形管平均有20头花绒寄甲幼虫,单株释放量可根据树木大小和危害严重进行释放,用手指或细棍轻轻地将花绒寄甲幼虫磕到树干基部即可。

2.4.2卵释放法。将卵包装用顶针在黄斑星天牛侵入孔周围,并要放开一个边让花绒寄甲卵孵化后能够自行爬出,在固定卵包时,要选择背风出,避免雨水淋,防治卵被雨水冲刷而死。

2.5释放时间

人工释放时间在5月至8月,气温回升且稳定时。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该区间气温在20℃以上,林间空气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

2.6试验内容

2.6.1肿腿蜂寄生效果试验。通过在不同郁闭林分、不同的林间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释放肿腿蜂,查看其寄生情况[4]。

2.6.2肿腿蜂防治效果试验。通过肿腿蜂投放数量和寄生情况,查看被害株减退和虫口减退情况[3]。

2.6.3花绒寄甲防治效果试验。通过释放花绒寄甲卵和花绒寄甲成虫,开展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查看被害株减退和虫口减退情况[5]。

2.7调查统计

释放后于30d、60d、360d分别调查天敌寄生情况和虫口密度减少情况。调查时,在试验示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株进行调查,采伐后剥皮或者劈开检查杨树受害情况及天牛幼虫寄主的情况。由于是黄斑星天牛疫区,试验时作为天牛诱木在释放后要有明显标记并取得相关数据,劈开后分别统计黄斑星天牛虫口密度和寄生率。计算公式为[6]:

林木受害减少率(%)=(防治前被害株率-防治后被害株率)/防治前被害株率×100

寄生率(%)=被寄生虫数/调查总虫数×100

虫口减退率(%)=(防前虫口密度-防后虫口密度)/防前虫口密度×100

3 试验结果

3.1温度湿度对肿腿蜂寄生影响分析

试验得出,林间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对肿腿蜂的寄生效果影响显著。温度在24℃—28℃、相对湿度在60%—70%时,肿腿蜂最活跃,寄生效果最好,肿腿蜂平均寄生率为55.8%,个别样地内寄生率最高达67.7%。主要是因为在温度较低、湿度不大时,肿腿蜂活动受限制,其识别和确认寄主的时间较长,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影响肿腿蜂发育;而在相对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虽然对肿腿蜂的识别和确认寄主影响不大,但是过高的温度不利于肿腿蜂卵和幼虫的发育,间接地影响了肿腿蜂的寄生效果。为此,释放肿腿蜂应选择在无雨风小、气温在25℃左右,林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的晴朗天气进行,可以保证蜂群的寄生效果 [7](详细结果见表1)。

3.2肿腿蜂防治黄斑星天牛效果分析

结合肿腿蜂投放情况和寄生情况试验,释放肿腿蜂前平均被害株率为65%,平均虫口密度为0.63头/m(每m长枝条上有虫虫瘿数量);投放肿腿蜂1a后平均被害株率为9.8%,平均虫口密度为0.2头/m;防治后林木受害率减少率为78.2%,虫口减退率为60.5%,平均防治效果达70%。肿腿蜂释放后,经过寄生-清理寄主-产卵-孵化-再寄生的重复过程,导致寄主死亡。由于本地完成一个世代约30d,1a5-6代,肿腿蜂释放时间、寄生情况,直接影响防治效果,但是,随着天敌寄生时间和繁殖世代增加,天敌数量得到有效增加,防治效果逐步提高(详细结果见表2)。

3.3花绒寄甲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通过试验,释放卵次年被害株减退率达62.26%,株虫口减退率为88.9%,比释放当年被害株减退率减少40.0%,株虫口减退率降低40.25%;释放成虫次年被害株减退率达82.4%,株虫口减退率为90.61%,比释放当年被害株减退率明显减少10.2%,株虫口减退率明显降低44.42%,释放成虫的效果明显高于释放卵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花绒寄甲卵在本地1年1代,花绒寄甲卵由于气候、温度好湿度的影响,在释放后不能适应本地气候,孵化率低,幼虫寄主數量少[8],防治效果差;而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在当地经过产卵-孵化-寄生的过程,孵化幼虫多,防治效果好(详细结果见表3)。

4 分析与讨论

通过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开展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肿腿蜂释放应选择在无雨风小、气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0%的晴朗天气进行,可以保证蜂群的寄生效果,提高防治黄斑星天牛成效;为解决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效果优于花绒寄甲卵的弊端,应选择本地培养的花绒寄甲卵进行投放,提高花绒寄甲防治效果。

为了确保黄斑星天牛防治成效,我们在防治试验中采取了分段打孔注药防治措施[9],但是由于时间短,防治成效不明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钱鹏 黄汉爱 .3种不同药剂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7.04:44

[2]王立选 黄汉爱.山丹县宜林地资源适宜性分析与评价[J].防护林科技,2019.09:51

[3]刘云鹏 施建华 王金中.花绒寄甲与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初探[J].江苏林业科技,2014.05:5-8

[4]王长民 鲁兴隆.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试验[J].中国科技纵横,2010.13:70-71

[5]吕飞 海小霞 王志刚 刘炳响 闫爱华 毕拥国.天牛科害虫重要天敌—花绒寄甲的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2014.40(6):1107-1112.

[6]颜祝庆.移植管氏肿腿蜂防治青阳天牛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173-175

[7]田慎鹏  徐志强.不同温度条件对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3.04:357-358

[8]王志华 于静亚 沈锦 董立坤 张涵.花绒寄甲人工繁育及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8.02:226-230

[9]刘海秀.树干打孔注药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8.04:106-107

猜你喜欢
试验研究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温度修正试验
汽车前副车架脱落设计
单电机调节无级变速器试验研究
加筋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加筋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弯槽段冰塞形成临界条件的试验研究
控制棒驱动机构传动件耐磨性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辉县段水泥改性膨胀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节能特性及试验研究
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