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摘 要] 说起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不得不提起古典舞,其中高校的古典舞教学,便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杰出的人才。然而在全面审视后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比如基本功训练问题,这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古典舞教学的基本特点,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对问题的解决给予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 键 词] 基本功训练;古典舞;特点;不足;改正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92-02
身为一名从事中国古典舞教育专业的教师,笔者深感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重要性和基础训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认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一次深刻的思考。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建立在戏曲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借鉴芭蕾舞科学系统整理教材方法,经过提炼和发展形成一套适合培养中国舞蹈演员的基本训练课。尤其是大学阶段,是整个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最重要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是中国舞蹈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为了培养高质量、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中国舞蹈演员,必须经过科学、系统、规范而全面的训练,才能达到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舞蹈表演艺术人才。
一、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古典舞的基本特点概述
特点就是指一件事情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性格及特质。特点可以辨别出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特点是某事物具有的独特特性,体现其与众不同。在笔者看来,当今中国古典舞的基础性便是基本功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高校古典舞教材中发现其真谛,毫无疑问,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是围绕“基础”这两个字来进行的。在普通高校大学本科阶段,无论是低年级教学还是高年级教学都体现着这一特点。比如在低年级阶段便注重对学生身体条件进行改造,其中包括纠正自然体态、训练软开度、韧带的拉长、弹性的增强等。身体部位幅度问题的解决,也少不了规范舞姿等要求。中年级则加强训练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和力量的提升。高年级阶段则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技术技巧、训练学生的审美意识等,虽然训练内容不同,但是都可以概括为基础教学。这里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教学是一架架飞机从滑行到起飞的过程,可以实现由慢到快的最后升空。那么升空之前则是基础教学,即便是再快也是基础。必须把这个基础打牢才可以实现更高的目标,飞得更远、飞得更久。
(二)古典舞的德育性和职业性
笔者要以德育和职业教育作为舞蹈基础性教育的论点进行补充。在笔者看来,德育和职业教育也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当今大部分大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吃不了苦。而专业舞蹈训练是很苦很累、很枯燥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怕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劳动,勇于实践。因为舞蹈教学特殊性的限制,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以专业训练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很少甚至忽略对学生进行德育和职业教育。专业老师既要教授学生舞蹈专业知识,又要指导日常的舞蹈专业训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今社会,能保持一颗“艺术”的心是相当有必要的。老师有必要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要以积极明朗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价值,要提倡执着和敬业的基本精神和奉献精神,这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下迫不及待要实现的目标。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喜爱舞蹈,乐于为舞蹈付出努力,才有利于长远的发展,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更高效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同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意识:良好的德育和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舞蹈训练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德育与职业教育也是舞蹈教学基础性特点的重要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
二、古典舞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不足之处
(一)認识方面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其中技术是艺术的前提。因此,基本功的训练相当重要,当下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基本功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人不重视基本功,急于追求成果。这一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有学生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在训练中受伤,有学生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没有艺术表现力,这些都制约了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二)内容方面
第一内容是割裂的,缺乏一致性,在大环境背景下,一些老一辈的高校舞蹈家在训练基本功时,借鉴了西方芭蕾舞蹈的训练方式,这一理念起初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其合理性,然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古典舞有其独特的审美风格,芭蕾舞的表演与古典舞的表演,在风格上是有偏差的。第二,训练的内容不符合生活,在中国古典舞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涌现出大量的舞蹈大赛,古典舞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层出不穷,然而,这对基本功训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美感,没有从学生的水平出发,只是训练高难度的动作,未能达到训练效果,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三)风格方面
第一,风格不明确。芭蕾舞和中国戏曲对古典舞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古典舞受益匪浅,这使得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风格上出现了认知的偏差,一些高校古典舞训练的时候混淆了古典舞和芭蕾舞的风格。芭蕾舞是“合”的风格,古典舞是“开”的风格。第二,无法形成个人风格的古典舞表演,需要发挥舞蹈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做不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而给了所有学生一样的标准和做法,造成学生的风格雷同,无法突出其个性化的特征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