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水灾捐赠的速度和额度,恐怕是近年来都极为罕见的。
就在灾情发生第二天,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纷纷慷慨解囊,驰援河南,据中国慈善联合会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日16时,全国支援河南省抗洪救灾的慈善捐赠总额约63.93亿元,其中捐款60.12亿元,捐物折价3.81亿元。
值得称道的是,多家企业反应迅速,结合各自业务优势精准驰援,体现出慈善公益和救灾的专业性。某些企业在捐款速度和数额上的“争先恐后”,更是被网友戏称为 “捐款内卷”。
全国工商联数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19时,全国共有6107家民营企业向河南地区共计捐款38.66亿元。
经历了汶川地震、新冠疫情,中国人的慈善捐赠热情高涨,此次河南水灾的海量捐赠更是体现了总体向善的趋势。
然而,一些“逼捐”现象也随之而来。企业、明星的捐款数额被拿来排名、对比,给捐赠方造成巨大压力。去年营业额出现亏损的鸿星尔克因豪捐5000万元成为“国货良心”,直播间被网友挤爆,库存被一扫而空,网友扬言要野蛮消费,帮企业把捐款挣回来。
5000万也因此成为运动品牌的捐款标尺,但凡低于這个金额,就会遭到部分网友的恶意揣测,甚至到直播间留言辱骂。善心若遭到绑架,只会让捐赠者寒心。
此外,如何公平公正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这笔巨额善款,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7月22日起,河南省建立防汛救灾捐赠款物数据统计日报告制度,慈善捐赠数据汇总后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调配,结合物资捐赠和当前受灾评估情况,提出物资使用意向,再由各慈善组织进行拨付。
截至8月2日12时,河南省累计拨付中央财政和社会各界捐赠救灾款物82.7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6.9亿元。
灾难固然是对政府的一次严峻考验,但如何让善心不被消费,善款不被浪费,更是检验政府治理和社会文明的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