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的启示

2021-09-12 02:38马晓雁
诗林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诗学诗歌

马晓雁

始于“雪”,结于“铁”;以诗意的澡雪开端,以“铁和残酷现实”收束,《窥豹录》在诗艺与现实交织的广阔空间中蕴蓄了批评家的风骨与气度。与其深厚的底蕴相比,阅读胡亮的文学批评,最拂动人心的,是其文字中绵延的汉语之美与辉光:“顶上雪何谓?白发也。心头雪何谓?死灰也……”以诗论诗,一路挥洒而下,尽是英萃华章,以诗性的语言阐发诗,与诗共生,与诗同在。如《周梦蝶》一文:以“先说其作为寒士的孤危之诗”,“再说其作为情种的热烈之诗”,“再说其作为隐者的超迈之诗”,“最后说其作为老僧的解脱之诗”,结构上婉转相承、隔行悬合,词句上几乎句句相衔,字字相俪。文体深得中国古代诗话体风骨,行文有中国明清小品文之韵致。在语言上,与对象共生,并辔而行。沈奇老师说:“从发生学而言,‘学养‘学理‘直觉‘情怀‘问题意识,是论文写作的内动力、原驱力,但最后这些都得通过具体的文字语言和体例结构来作文本呈现。”醒觉于批评的语言,自觉于汉语文化传统的身份,胡亮建立在中西诗学会通基础上的“黄金”语言,是给当代文学批评带来的第一层启示,文学批评首先要具备的便是文字功夫,文字功夫是批评文章是否具备审美自足性的第一要义。

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在话语层面上呈现为语言的变革。在这场空前未有的深刻变革中,新诗的诞生取法西方,白话与欧化的语言构成了新诗的语言资源;新诗批评的话语模式、理论资源更是迄今仍从西方搬运、移植。在理论建构上,正如日本学者手冢富雄与海德格尔的对话所示:“我们的语言缺少一种规范力量。”西方概念系统的确带给我们机床般的便利与批量化生产的可能性,其理论体系在中国当代诗学建构过程中也的确显示了有效性。但同时,翻译的不彻底性与未完成状态,对理性与体系化建构的单向度追求,对历史本位主义的客观性的恪守,学院工厂式的复制,共同催产出丧失了汉语审美气质的文学批评语言,甚至是丧失了文学性的批评语言。也正如海德格尔谈话中那个“更巨大的担忧”,借助欧洲美学,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规定东亚艺术,“东亚艺术的真正本质被掩盖起来了,而且被贩卖到一个与它格格不入的领域中去了”。郑敏在上世纪末曾呼唤一种当代汉语诗歌语言,能够承担高度浓缩和高强度的诗歌内容。当代文学批评、诗歌批评更有必要寻求具备和彰显汉语审美气质的语言资源。虽然不必模仿,也无可复制,但胡亮经营文学批评语言的努力,为当代漢语文学批评、诗歌批评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革新之路。

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一方面过度依赖西方概念体系,造成了批评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擦肩而过,批评文章仅与理论同在,与史同在,却并不与美同在,也体现出批评主体诗性的匮乏与丧失。另一方面,批评者并没有全面、深入地进入文本、穿越文学文本和细读文本,造成批评文本在拥有宏大理论骨架的同时缺失丰满的肌质。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批评者只带了大脑来思考和理析,却并不带感官,既无经验,亦无体验,批评主体在审美向度上与文学主体无法形成共振与对话。文学批评不是“拆散彩虹”的事业,更不是“将活的文学当做死的标本处理”的业务。对作品的进入、穿越与细读本是文学批评的马步功夫,是批评上到高处的必由之路。胡亮能够独辟蹊径翩然抵达文本的内核,形成感性批评的文本,从根本上讲,在于其批评文本从孕育之初就对研究对象下足了细读的功夫。他的文学批评是以写作者与作品为中心的批评,无论是对批评对象的选取还是舍弃,都是经过他反复的斟酌与研判做出的审慎选择,他对每一个对象都经过大量而细致的相关研读,才寻找到恰切而新颖的角度给予开掘式的阐发。《谁的洛丽塔》一文中,批评者对作品的谙熟程度,就让丁瑞根发出了“惊叹”:“文中——也是《洛丽塔》中——涉及数百个文本,横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叙述者、虚拟叙述者也即被叙述的叙述者、读者、虚拟读者,构建了一个幽深而充满歧途的迷宫。”如果不是有过细读,批评者自身首先会迷失其中,更遑论见解的可靠、深刻与独到。

在展开批评的过程中,胡亮并不急于确定对象历史的、文学史的坐标,而更着意于对象的审美特性。他对新世纪以来新诗批评中诗派与诗潮,尤其是代际捆绑、地域圈划等急于命名的现象保持了必要的警惕,也对已被现当代文学史梳理过的群落、诗人做了个人的审慎的检视。这在《窥豹录》研究体系的确立中有明显的反映,“当代诗的九十九张面孔”,每位诗人不可替代的诗学价值与审美意义被放置在第一位,他们共同构成了当代诗歌史具体、灵动、可触及的躯体。即使要探寻“诗人们”共有的某些经验与启示,他也不是粗疏依据地理、时间这些相对更为外在的线条去圈套,而一定是寻求和发现一个更为隐秘幽微的联结点、生长点。比如《诗人之死》一文,与其说是诗歌使批评家集结了他们,不如说是命运对他们做了相类的选择,而强烈的命运感的书写,也早已超越了某个专业某个学科守则,而上升为对生命的叩问。这些隐秘幽微之处的探寻,当然要比地域、时间等轨辙更费力,更需要批评者、研究者对原材料进行精分与细算。

胡亮葳蕤丰饶的感性批评在提供识与思之前,首先提供了丰沛的感官体验,对文学文本能够览其色、叩其声、嗅其香,批评者穿越对象的身影与踪迹清晰可见,惊艳、可靠、持重,细读是其文学批评形成大气象的基石。也只有实实在在穿越,才能谈及穿透。也只有细读,才能更准确,才有新发现。也只有体验、沉浸,才能更好地抵达作品。唯其如此,才可能有共振与对话,才可能有创造性的生成。

巴蜀多育奇才,即使不蘸取历史的丰厚积淀,仅是同时代师友间的相互勉励与影响,也给了胡亮诸多补益。但对非学院、非文学体制之中的批评者胡亮而言,其文学批评成今日之气象,其间付出的辛苦难以想见。胡亮坦言,在走向文学批评的道路上,并无人指路,只有阅读。

在《大江健三郎书店》一文中,胡亮透露了一点他的阅读经历:“我在少年时代遇上的恰好就是普利什文和帕乌斯托夫斯基,爱伦堡则来得较晚……还有他们反复谈到的那些作家,尤其是苏俄白银时代的诗人和作家:阿赫玛托娃、曼杰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不再是引导,而是直接培训出我的立场:即便置身于庞然大物之阵也必须固守某种立场。”对于1975年出生的胡亮而言,大约在大多数同代人还在读杨朔散文魏巍通讯稿的时候,他就已经拜会了诸多大师与巨匠,开始确立其处世为文的精神与立场。也是在《大江健三郎书店》一文中,胡亮撩开了他卧室小小的柏木书架,及至移至客厅的梨木书架的一角:“一个不断被抽取,不断被添加,既是必然的书架,也是偶然的书架。”从他更多的文章留下的线索中,能够窥见他不断抽取与添加的过程中阅读的广泛性。丁瑞根谈及他《谁的洛丽塔》一文时不仅有惊叹,也有感叹:“当他穿梭其间,出色完成了叙述学分层,同时也即‘互文性指辨之时,也就意味着胡亮早已把西方当代批评理论,几乎如数纳入自己的工具箱,并已练就娴熟的使用技巧。”与此同时,自刘勰、钟嵘、司空图、严羽、袁枚、刘熙载、王国维以至民初学衡派的中国诗学“正脉”,构成了胡亮文学批评的“美学上游”,用胡亮自己的话说,字里行间,西洋与古典形成了有意思的交错。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给了胡亮文学批评开阔厚实的生态性滋养。不拘一格、不溺一域,造就了他的文学批评在古今中外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能够神游万仞,也彰显了他的兼容并包与万千气象。比如,他并没有因为金庸在文学史中“通俗”的标签而舍弃他,相反,他有自己的评判。金庸是他从少年时代开始便阅读的大师之一,即使现在,他也会拿来读读,一篇《说不尽的〈鲁拜集〉》可见他对金庸阅读的精深。在其尚未面世的《屠龙术》增补本中,就有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的故事:“‘不坏,不坏,忘得真快。邋里邋遢的三丰真人这样表扬张无忌,因为后者在大殿内踱了一圈,又踱了半圈,就已经把前者适才传授的剑招忘得干干净净。这是金庸讲的武学好故事,不妨视为诗学好故事。”胡亮已然把一本江湖,读成了诗学。在极具源头性诗学意义的《屠龙术》中,其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功夫有集中的体现。也是这份功力,使得胡亮的诗歌批评在古今中外诗学的交汇处焕发出异彩。走一条中西诗学、古今诗学的会通之路,正是胡亮文学批评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昭示的一条坦途与正途。胡亮有言:“在文学的阅读、写作和批评方面,黄色时代(复古)早已式微,蓝色时代(崇洋)尚未消颓,接下来,我愿意参与和建设一个中西古今会通的绿色时代。”

2020年9月6日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诗学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艾青诗歌的隐喻魅力及其诗学功能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背诗学写话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七月诗歌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