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梓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迎合了时代发展,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文明类型。该种文明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形成的和谐、可持续的关系。高校是大学生形成观念意识、顺利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场所,大学生应担当建设生态文明的职责,高校应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高校应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同时努力探索有效的落实方式。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073-02
0引言
生态文明可作为人类获得幸福、国家富强的重要渠道。从根本上落实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这需要高校从教学体系、管理和实践等多种层面对学生提供教育资源,深入探索新时期为高校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措施。
1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分析
生态文明是基于时代发展所形成的新型文明方式,重点对人类之前对自然形成的破坏、自然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惩罚,所提出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产和生态发展共融的新型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先从教育入手。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运用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提升生态文明方面的素养,不断深化该方面的认知,培养學生形成更为坚定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在生态文明信念的指导下,在生活中渗透生态文明的意识,真正将该种文明理念内化,并表现到行为中,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高校实施的生态文明教育便是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学习我党在生态文明方面所提出的政策,促使其能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正确认知,形成健康的生活意识和习惯,合理消费,在自身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的同时,也成为该种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影响更多的参与者建设生态文明[1]。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指导思想,主动顺应生态和社会系统,目的在于让学生逐渐形成更高水平的生态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不断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大学生投身生态实践的热情和活力。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自然观、法制观、消费观等。主要方式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内和课外广泛开展教学活动,以理论联系实践为原则,实施更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
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时代意义
2.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从我国十九大报告中可知,我国需将立德树人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共同实现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发展理想,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这便需要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生态法制和道德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观念。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学生生态法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道德观及生态行为习惯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重要渠道,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当前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选择。工业文明为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其负面效应,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污染等问题也日益恶化。因此人类便需严肃审视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此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需建立更为稳定的生态文明意识,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新的社会格局,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大学生是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后续文明理念的实践者,更是生态文明观念的推动者。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措施
3.1构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可作为人类在对自身行为反思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实践观念。生态文明教育需扎实推进。要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不但需引导学生掌握既定的生态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两种。对于校内实践活动来讲,可组织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相关的演讲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或者环保科技创新比赛。也可结合具体的节日,如植树节等,倡导学生参与植树、施肥等环保活动。或者利用高校内的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宣传生态文明相关文章和政策等信息,可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活动模块,在校内张贴宣传海报,鼓励学生讲述与生态有关的故事[2]。上述实践活动类型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形成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到行动中;从校外实践活动来讲,高校可组织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森林公园等区域提供服务,或者带领学生深入环境破坏程度较为明显的地区开展知识宣传和讲解,重点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建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家乡进行调研,如企业、旅游区等。上述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度更高,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强化其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以此提高环保的责任和使命感。
3.2营造绿色环保的文化氛围
校园内的精神文化便是经过高校多年的发展,获得师生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在校内构建健康的生活模式和和谐的环保氛围,高校可从校风、教风与学风等方面对生态文明体系进行构建,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可,并将其内化为认知层面的意识。首先,高校可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感染作用,辅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在建设校园风气时,需侧重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进行宣传,建立尊重、热爱自然的校风,并以此为前提侧重发挥校风的感染作用,引导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次,侧重提高教师团队的生态文明素养及理论储备,从而加强教风建设效果。优秀的教师团队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水平[3]。这便要求教师将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作为素质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给予更高的重视,从而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实际行动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最后,良好的校风和教风是形成学风的前提,对构建生态文明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端正的学风还可促使学生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后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3.3构建校园生态文化渗透机制
首先,可构建具有浓郁生态文明特色的院校。生态文明高校的特征为人文景观优美、气息浓郁,人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度更高,同时在建筑设施、环境、资源、制度和文化氛围等方面均会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效果。高校建设生态文明不但可作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助推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基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对学生的文明观念形成潜在的影响。学生可通过长期沉浸在生态文明意识的熏陶下自主形成更为端正的生态文明意识,侧重了解和关心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信息和行为,主动对保护自然的理念进行宣传和实践,从而为社会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前提。
其次,需侧重建立校园的物质生态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与生态理念相符的所有物质条件及校园硬件设施等。优美又富有内涵的校园生态环境更能够激发学生产生生态道德意识,同步提高审美能力,自主参与到生态校园的建设活动中。因此各高校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时,便可依据人与自然共融的意识为指导,以科学的手段实施规划,在校园内各处均体现出生态文明的意蕴,从而有效渗透生态文明理念[4]。
最后,需从精神层面建设生态文化。校园的精神生態文化主要表现为人与生态环境共融的精神,也可作为潜在的生态文化类型,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对学生建立生态文明意识产生更为深远和持久的影响。高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保护生态、绿色消费等主题活动,如讲座等,以此提高校园内的生态研究氛围。高校还可鼓励学生结合地球日等节日开展各类型的生态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加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深度,自主养成健康的生态习惯,充分借助校内宣传媒介,如板报、广播等平台来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和推广,尽量扩大影响范围。这样便可对校内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储备更多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并主动将该方面的意识渗透到行为中,主动承担生态文明的建设重任,最终为社会的生态发展提供助力[5]。
4结语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日益迫切。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肥沃土壤,大学生也将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高校针对大学生有效性地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莹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路径选择[J].喀什大学学报,2019,40(5):91-95.
[2]王丹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117-119.
[3]李晓梅.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28(5):59-62.
[4]张弛.生态文明视角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8.
[5]刘倩.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5.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