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重拾传统,让民间传统技艺在作为文化载体的同时,创造经济收益,对助力贫困户脱贫,阻止已脱贫农民返贫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怒江居民深入挖掘非遗资源,以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从怒江州贡山县城沿着美丽公路一路向北,约30分钟,便来到位于碧罗雪山脚下的丙中洛镇双拉村茶腊小组。茶腊小组有106户村民。这里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古老的水磨房见证着双拉村历史的变迁。
赵国祥是双拉村的民间艺人,出于对怒族音乐的热爱,起初他自带口粮走村入户搜集本土民族的民间歌舞,不断挖掘整理,进行创作,还组建了双拉村民族民间文艺队。
进出双拉村茶腊小组的过江铁索桥。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过去由于条件艰苦,双拉村文艺队没有乐器,为了让队员顺利演出,赵国祥自己着手研究各种乐器的制作,供大家使用。如今,74岁的赵国祥不仅能做出精美的怒族传统乐器“核嗨”,还把这一纯手工制作的古老乐器卖上了好价钱。“好一点的每把能卖到两三千元,一般的都能卖到一千多(元)。”村委会主任王国才介绍说,仅靠卖“核嗨”,赵国祥每年就会有三到五万元的收入,“老手艺成了群众增收的渠道,还对传承和保护好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赵国祥的“核嗨”做得好,抖音也玩得“嗨”。他把制作“核嗨”的小视频,以及自娱自乐表演的民族舞蹈上传到抖音。赵国祥说,别看他已经70多岁了,可唱起歌、跳起舞来的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
赵国祥介绍,他的大儿子在开养猪厂,每年可以有20至30万元收入;小儿子借助美丽公路的修通,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还有两辆货车跑运输,每年也有20万元收入。靠着老手艺,他自己每年也有了固定收入, “老了,老了,有了更好的生活。”
过去,每年的秋天到次年春季是怒族人渍麻织布的季节,几乎每家的人在农闲时都会织上几米怒毯,全家人一年的穿戴所需都在此期间完成。怒毯纬线为白色,经线为不同色彩的线,白色和彩色经纬交错织成。色彩搭配红、黄、蓝、白、黑相融,变化中有着和谐,古书上被称之为“红纹麻布”。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怒毯的色彩和质地已经多样化。现在人们用棉线、晴纶毛线、开斯米等为纺织原料制作,使怒毯的色彩更为艳丽,质地更为轻柔。
赵国祥(右)在家中演奏怒族传统乐器“核嗨”。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文化传承人教授当地群众纺织技艺
傈僳族妇女用传统手工织布。
现在,怒毯制成的服装等成为了当地热销的旅游产品。
在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尼达当村村民小组的马金花在织怒毯的同时,也经营了一家民宿。
2011年,马金花夫妇开始在村子里经营农家乐,随着游客不断走进他们所在的小山村,马金花说,现在村子里经营民宿的已经有17家。2019年底,美丽公路修好后,来到秋那桶村的游客不断增多,游客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夫妻俩一商议,加盖了几间精品民宿,非常抢手, “每个房间的收入都翻了几倍。”
“淡季每天大概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五一期間,每天的收入都近万元。”为维持民宿的正常运转,马金花还雇了4名村里的妇女来进行房间整理工作,她们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虽然民宿经营风生水起,但不忙的时候,马金花仍在种菜、养鸡、织怒毯,她希望能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众, “传承好怒族的老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