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敏 杨增银 /文
创新路、幸福路、平安路……一条条由员工自己命名的林荫小路体现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每名员工对“美丽银光”的无限遐想;黑屏管理、抓料机器人、VR 模拟生产线……一项项自动化操作的应用记载着银光集团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历程;困难员工定点帮扶救助、“一站式”服务、“一话通”咨询……一件件解决员工“急难愁盼”的便民“小举措”撬动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大改善”。
走进生产厂区,新种植的小叶黄杨、金丝柳、香花槐、紫叶低樱连绵成一排排绿色屏障,与一座座重新粉刷的蓝色工房交相辉映,无不让人感受到“美丽银光”创建的强劲脉搏和经过一次次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生产线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的关切,也是银光集团落实兵器工业集团“打造绿色兵器、美丽工厂”的生动实践。“今年,我们累计投资234 万元专项用于绿化、美化工作,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绿色工厂。主干道及厂区新增绿化、美化面积约377 亩,拆除21 栋废旧工库房、粉刷30 栋工库房外墙,栽植苗木及绿篱36.64 万余株,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绿一片,成一片。”含能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军介绍说。
银光集团积极打造环境宜人、现场清洁、定置管理的现代化工厂,结合生产实际,将工房外墙及周围的管廊重新刷漆、内部统一颜色,更新区域内定置线、警示线,将安全禁止性行为张贴在明显位置,统一各工房标识高度、配置导静电门帘,让安全管理和现场管理更加人性化。
与此同时,企业还组织人员联合地方执法部门,依法完成新建办公楼周边10 户违规建造的54 间临建房拆迁工作。3 个多月的时间里,企业相关人员多方奔走、挨家挨户做好人员劝说及政策解释,守好企业用地,解决了历史性遗留问题,拆除违章建筑面积合计5500 平方米,为建设“环境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的美丽银光”打好基础。
随着企业近年来智能工厂建设的加速推进,银光集团在对标先进企业的基础上,引入了黑屏管理,逐步从管控正常向管控异常迈进,同时也倒逼着生产运行控制模式开启了一场持续的自动化、智能化变革。为此,聚焦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等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成为银光集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利用检修期间,我们完成了四台高频振动筛安装工作,再也不用员工扛着十几公斤的放料管手工过筛了。全密闭的自动化操作也让我们的作业现场更加整洁、安全,更有保障!”银光集团基层技术员赵春龙介绍。企业持续完善、调试DNT 生产线一键开车顺控程序,推进生产线在线振动传感分析、完善VR 模拟生产线;在传统的生产线上,安装了智能机器人抓料门机连锁反应装置,提高了安全操作性能。银光集团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视频监控查违章管理,并增加了夜班津贴、为倒班员工配置蒸饭箱、为电工配备防酸面罩、为焊工配备气瓶倒放装置……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转化率”。
员工无小事,事事总关情。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银光集团将开展困难员工帮扶工作作为落脚点,重新修订帮扶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企业帮扶救助工作机制。针对患重大疾病员工需要长期治疗花费较大的实际问题,企业在全额报销住院费用的基础上,上调重大疾病门诊治疗费用救助额度,缓解员工因病致贫的难题;围绕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员工子女入学救助等,银光集团不断完善救助工作长效机制,由典型帮扶向结构帮扶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截至今年6 月底,累计开展帮扶救助困难员工333 人,投入帮扶资金64.75 万余元。
“基层员工的麻烦事,就是干事的关注点。我们通过全方位提升机关人员办事效率,搭建起基层员工与领导人员的桥梁,缩短了动火、动焊等急活的审批时间。”银光集团一名机关干事感叹。为了简化管理流程,银光集团优化“一话通”的咨询服务,以“一对一”“一站式”的指引与协调,为基层员工及办理退休等业务的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银光集团还积极改善办公区域照明设施,维护修缮文化室、综合运动场等员工公共场所及实施,开展“读书会”“劳模宣传”“党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员工在广泛参与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