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机械化的生产运行,离不开信息技术,从农业发展大环境来看,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所起到的提升作用不言而喻。鉴于此,本文侧重分析信息技术辅助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路径,为后续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效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提升水平
在全国范围内,农机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我国下发的各项农机化生产运行的方针政策,并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整个农机化生产运行过程当中,扎实推动全国范围内农机化全程及高质量的发展,总体作业水平呈稳步提高趋势,且装备总量也呈增长趋势,整个农机化产业的发展持续壮大。故综合分析信息技术辅助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路径,现实意义较为突出。
1 农业机械化概况
据全国范围内农机化发展的统计公报中显示,2020年全国范围内耕种收割农作物的机械化率可达71.25%,相比上一年度提高约1.23%,相比“十二五”末期可提高約7.43%;机耕率达85.49%、机播率达58.98%、机收率达64.56%。在农业产业的机械化率层面,水产养殖达31.66%、畜牧养殖达35.79%、设施农业达40.53%、农产品初加工达39.19%,相比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初加工作业机械、水产机械、畜牧机械均处于稳定且持续的增长状态[1]。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辅助作用,可以说,伴随信息科技专业水准持续提升,农机化生产已经逐步代替原有手工模式的农业生产,农作物的日常管理、收获,再到运输所有的农业生产节点,需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完成,农业生产者的负担得以减轻,劳动力实际投入量得以减少,我国整体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效率及水平均得以提升,对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较为有利。
2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当中信息技术各项优势作用
2.1 在收割机层面
因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比较习惯于秋季种植大规模的玉米作物,但对比其余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便不难发现播种及收割所需要的物力、人力相对较多,导致土地资源所有者整体生产成提高。若无法对农业生产实施科学合理的改革,则农业整体生产发展必然受其影响,农业收割技术,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可实现连续性不间断收割操作,农民们的劳动强度得以降低,农业实现高效生产运行,生产总成本得以节约,我国整体农业经济可实现持续增长及发展[2]。
2.2 在技术管理层面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机械化水平较为关键。因农业机械产品自身生命周期属于产品真实应用价值的集中体现,在信息技术辅助下,落实农业机械化的技术管理,可通过综合分析农业机械化运行整个生命周期,确保企业与用户密切沟通交流,跟踪管理所有的机械产品,为机械设备后续的优化改造提供优势条件,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2.3 在农情信息采集层面
农情信息的掌握对农业生产来说较为重要,但因农业生产影过程往往存在着无法实时掌握农业行业信息情况,总体上来说,传统农情信息采集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发展及其机械化提升需求。对此,注重农情信息采集较为关键,那么,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可实现对农业行业信息的实时采集,如实时采集关于土壤养分信息,再借助光谱技术,便于对土壤样本当中氮含量和有机碳予以有效测定,将全面监测模型有效构建起来,对土壤内部有机物质实施有效测定。
2.4 在作业层面
在农业种植、收割、后期管理,需要用到各种机械化设施设备,在信息技术辅助下,为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整体水平有效提升,现阶段,农业生产当中各种机械化设施设备已广泛运用,如农户种植期间借助播种检测信息技术和高速播种技术,将农作物实际种植均匀度及深浅度有效提升,为农业生产及发展提供可靠性的技术保障[3]。
2.5 在机械设备层面
一是,在导航层面。在农业生产期间,需要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因工作量较大,必然会对机械性能产生影响,故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农业机械当中,通过信息技术导航功能的发挥,能够自动控制机械转向,人工部分工作量必然减少,农业机械化效率及质量必将提升,通过信息技术导航功能,预先设定好相关路线,对机械设施设备实际前进方向予以自动控制,人员工作量得以缓解,农业整体机械化的水平将得到提升;二是,电子装备层面。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把农业机器应用到电子装备当中,农业生产所用拖拉机装置等机器内部需设自动监控信息化系统装置,实现机械化及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运行;三是,在总线通信层面。农业机械设施设备若想实现通用化及标准化,信息技术辅助下,便可实现机械化的驾驶平台科学选定,通过终端信息化设备予以展示出来。明确所有机械设备的型号,在通信线路具体搭建期间,可更为合理地设定系统总线。经标准接口合理设置,有效搭建相应串行结构,设计应用过程确保机械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兼容性优良,以总线通信信息技术为辅助,将整体机械化水平提升。
3 信息技术辅助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路径
3.1 在参数设计层面
信息技术辅助下实施参数设计,可结合产品具体的应用需求落实相应的设计工作,经对参数的实时调整,持续驱动产品图元,参数设计以计算机的辅助技术CAD为核心,信息科技现今得以高效发展,此项技术将融合虚拟和智能设计各种技术,并引入农业机械领域。具体设计农机产品期间,伴随零件细化程度持续提升,为实现高效设计,需信息技术辅助下实施参数设计,尽量将设计周期缩短,把控产品设计总成本。研发农机类产品期间,与农业机械产品参数相结合,升级优化参数设计,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3.2 在虚拟设计层面
在虚拟设计辅助下,农业机械可实现高效研发,其中,三维建模仿真信息技术所发挥作用相对较大。虚拟设计当中,借助三维建模仿真信息技术,能够科学且客观预测农机产品性能,对后期农机产品的制造生产来说有着积极作用。那么,为更好地评价分析虚拟样机功能特性,便需结合具体情况,组织业内及跨领域专业人员实施协同化作业研究。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虚拟设计优势,持续提升农业整体机械化的水平。
3.3 在集成制造层面
计算机的集成制造技术(CIM),属于市场需求缓解下农业新型生产方式。该CIM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科技普及发展的重要结果。此项技术之下,能够融会贯通自动化系统、现代管理、系统工程等。以原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传统分散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系统工程。农机研发领域具体工作当中,CIM技术所获取成果较为显著,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速度,而且对产品性能和稳定性所起到提升的作用,但是在今后仍然需增加对集成制造下农业机械产品的深入研究工作[4]。
3.4 在虚拟制造及网络制造层面
虚拟制造技术,融合了CAD及CAPP技术,农业生产制造过程,借助虚拟制造技术,能够模拟产品功能和整个制造过程,而融合网络科技及虚拟现实各项技术,必然是今后农业领域共享各项资源的重要手段或者路径,可实现组合优化和异地制造,持续完善农业机械化的生产作业整个供应链,并有效处理目标决策当中各种冲突问题,进而增强农业机械综合水平。
3.5 其余保障措施
3.5.1 扶持力度应持续增强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农机化水平若想得到持续提升,必然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的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完善现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并积极出台更多有利的政策,督促各地相关部门确定农机化的发展标准,便于规范农机化的生产运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落实重点农业试验基地建设,给予更多资源及政策扶持,并吸纳更多专业人才,为农机化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人力及技术保障。
3.5.2 重视技术研发
优先改革较大生产规模及较大生产需求的农机化设备,坚持以农田生产、禽畜养殖、蔬菜园艺为农业产业核心,并积极落实相关技术开发工作,可持续借助信息技术推进农机设备实现自动化、现代化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下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升路径,应侧重于参数设计、虚拟设计、集成制造、虚拟制造及网络制造各个层面,且需结合具体情况,将相应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如此才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下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峻.信息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19,12(3):198-199.
[2] 刁东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运用浅析[J].大科技,2020,30(8):184-185.
[3] 高艳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農业,2017(2):76.
[4] 王二辉.试论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对策[J].种子科技,2019,37(11):171-173.
[5] 陈云才.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9):178-179.
[6] 岳守翠.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4):59.
作者简介:史大功(1963—),男,山东烟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管理、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