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
摘要:“U型学习”包含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三个阶段。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依托历史细节,以现场的事件折射实现还原与下沉, 以可证的事实逻辑引导体验与探究, 以多重的时空语境推动反思与上浮,是历史“U型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条件。
关键词:“U型学习”;事件折射;事实逻辑;时空语境
“U型学习”是对杜威经验教学过程理论的概括,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谋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波澜、思想交锋、理智豁然。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开展“U型学习”,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依托历史细节,借助事件折射、事实逻辑和时空语境,探索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时,需经历从下沉到上浮的复杂过程。
一、以现场的事件折射实现还原与下沉
“U型学习”的还原与下沉阶段,是对知识进行表征的过程,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背景和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起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关联性。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体现在大多数学习内容超出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范畴。对此,可行的方法不是历史与现实间的生搬硬套,而是回到历史现场,捕捉具有丰富阐释价值的历史事件,获得表象化、具象化的历史细节,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能以同理心去生成经验。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常见的教学设计是针对政治、经济、阶级、思想背景,呈现四则缺乏紧密联系的史料。这类设计容易使学习过程止步于对材料信息的理性概括,对“到底发生了什么”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必须进入历史现场,其上策是捕捉武汉这一“民主革命的摇篮”发生的特定历史事件,用相关历史细节来折射、具象化上述背景。
教师呈现关于“吴一狗事件”的三则材料:
材料11911年1月,在汉口英租界,人力车夫“吴一狗”疑遭租界巡捕殴打暴亡,引发数千民众抗议,被英国士兵射杀多人。湖北官府派出军队协助英方弹压,以“格杀勿论”威胁民众,并大肆逮捕“滋事”者。
材料2汉口商界的“各团体联合会”先是迅速派出拥有2000支毛瑟枪、身着统一制服的保安会武装巡逻、稳定治安,后又举行联合集会,呼吁向英方问罪、要求傷亡赔偿,并考虑以抵制英货进行施压。湖北谘议局先要求湖北官府与英方严正交涉,后赴北京陈情于资政院。
材料3重点面向新军士兵,以推翻清朝专制、拥护孙文革命主张为秘密宗旨的武汉《大江报》,此时顶住查封报社、扣押报人的威胁,对汉口血案进行连续如实报道,并配发了社论“外人这样虐待我们,与当局的腐朽是分不开的”。
材料1摘编自郭从杰、马琼的《从汉口人力车夫之死看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材料2和材料3分别摘编自《武昌起义中的汉口各团体联合会组织》和《辛亥首义回忆录》。对于材料1,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湖北官府对英方暴行的卖力配合。在说明社团、谘议局、资政院都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对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预备立宪等新政内容的贯彻后,请学生依据材料2归纳新政对武汉民族资产阶级带来的影响。再结合材料3启发学生思考:社论矛头指向何处?有何潜台词?《大江报》冒险与英租界和湖北官府为难,报道真相、发表社论,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在“历史现场”,以小见大地对清政府应当被推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等背景知识实现了表象化、具象化认知,在此过程中,伴有义愤、惊奇、感佩等情感体验。
二、以可证的事实逻辑引导体验与探究
“U型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加工”的阶段,是对知识进行理解、对话、体验与探究的过程。历史课堂应立足历史事实,调动学生的事实逻辑。这一过程强调“遇到具体的事实便原样放在脑子里,对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或因果关系,即便是极为复杂、冗长的,也能够立刻理解”。该过程不但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对话、体验和探究,更能以历史事实规范思维的走向,证实思维的正确性,进而切实提升自我加工的成效,避免探究活动散漫无边。
在学习武昌起义后的革命进程时,教师先讲解革命阵营实际面临的压力,出示以下材料:
一则各省各派常各自为政,时有纷争;二则领导核心依然空缺,全局难以统率;三则财政困难,粮饷不续,军队时有哗变;四则武汉面临巨大军事压力;五则直捣黄龙力不从心;六则社会各界普遍希望减少社会动荡;七则革命政权不获列强承认;八则潜伏瓜分危机,革命必须从速完成。
接着,教师呈现张华腾的《袁世凯与清末新政》中关于袁世凯的资料:
被清政府迅速起用的袁世凯,是清末新政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领导的北洋新政,是清末新政的核心部分,取得最显著的改革成效。袁世凯作为清廷内部官僚立宪派的领袖,与资产阶级立宪派合作,大力倡导和推动立宪运动。他在天津试办地方自治,以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天津县议事会。他一贯努力发展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给予大力扶植和支持,使直隶地区工商业快速发展。他编练和控制的北洋新军,兵力居全国新军的一半以上,是中国最精锐的军队。
教师请学生基于上述历史事实,小组合作探究推动革命向前的可行方案。接着,教师揭示历史事实,出示吴景濂《组织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纪事》中的一段材料:
独立各省在12月2日召开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武汉会议,议决“如袁世凯反正, 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
教师再提问:“袁世凯钟情于总统名位,却又在‘反正行动上拖延。此时的革命党人既希望速定共和政体、早建统一政府、弭内忧而消外患,又对袁世凯民主诚意报以怀疑。他们会如何行动?”
在学生交流、回答后,再呈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的相关材料:
【12月29日,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文既审艰虞,义不容辞,只得暂时担任。公……目前之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虽暂时承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望早定大计,以慰四万万人之渴望。
学生通过比较双方行为,可以明确孙中山上述电报放出的信号是:解释暂任临时大总统是为应对时艰,而时艰源于袁世凯在清帝退位问题上拖延不决。进而明确,孙中山以此施压,旨在加速革命进程。上述学习,学生体验了革命党人“功不必自我成”的伟大人格,探究了革命党人殚精竭虑以建民主的奋斗历程。
三、以多重的时空语境推动反思与上浮
“U型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学生经过反思,将经过“自我加工”的书本知识进行个人意义的升华和表达,使书本成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并获得知识的意义增值,实现反思与上浮。梁启超认为:“历史之所以要常常去研究,历史所以值得研究,就是因为要不断地予以新意义及新价值以供吾人活動的资鉴。”据此,历史“U型学习”的反思与上浮阶段,虽属历史评价的过程,但强调学生自己对史事开展价值判断以及意义阐释和发掘。
历史评价应从特定的时空语境中生发。深刻的历史评价,往往是多维度且有张力的。时空语境的多重,以及由之而来的精准,为评价的深刻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的评价维度之一,是断代史意义的阐发。教师若能立足革命前、后两个方面,提供一系列对比强烈的历史细节、历史现象,有助于学生进入时空语境。
教师呈现分别摘自1912年的《时报》和《民声日报》的两则材料: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
材料2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为绝对的关系……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提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从“变”的视角分析辛亥革命有哪些划时代意义?
学生在完成分析的基础上,便可进入第二个评价维度,即通史意义的阐发,这需要教师将辛亥革命嵌入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长河中。
教师结合历史图片进行讲述:“辛亥革命没有首倡,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继清末新政十年的新建工矿企业投资总额增速明显后,1912—1919年的新建工矿企业投资总额进一步飙升,为1927年开始的‘黄金十年奠定了基础。续戊戌变法、立宪请愿运动引发的思想震动之后,民国报刊议论时政很快成为时尚,同时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但是民主精神的生根却还需新文化运动的补课。清末断发剪辫已渐增多,北洋新军很多没辫子,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将其上升到法令,但1917年尚有‘辫子军的复辟闹剧。”接着,要求学生将已有认知与上述史实相对比,阐述辛亥革命的通史意义。
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断代史意义与革命前、后的社会发展步伐相比照,能认清辛亥革命的作用既非空前,也未绝后,进而领悟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历程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此时,学生的思维到了俯瞰的高度,收获了理智的豁然。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深度教学研究(第一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2] 宫崎市定.中国史[M].焦堃,瞿柘如,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