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煜宁
摘要:目的,脑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依靠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新技术,在此我们将分析它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对我院在近一年来通过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和分析,近一年来我院共收治脑动脉瘤患者35名,且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接受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及脑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血管成像系列包含零位差值技术和三维时间飞跃成像法,其后续成像处理技术则包括三維导航血管重建技术、多平面断层血管重建技术及最大强度投影技术等。从检出率来看,3D NVI小动脉的检出率是94.1%,而MTVR小动脉的检出率则为100%,MIP小动脉的检出率则为64.6%,前两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此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从3D NVI动脉瘤部的显示来看其数据为87.6%,从MTVR动脉瘤颈部显示情况来看其数据为90%,从MIP动脉瘤的颈部显示情况来看,其数据为72.5%,与前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血管成像;核磁共振;处理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401-01
前言:尽管现代神经外科诊疗技术发展迅速,但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一 个月后的死亡率仍高达60%左右.如果能在出血之前发现病变,则可有效降低死亡率.[1]随着经济条件的优化,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临床疾病诊断方式,在血管性病变的检查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收治的35例经过证实的脑血管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对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方法与资料
1.1患者一般资料
本文以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收治的、经过造影或手术证实的脑血管瘤患者的诊疗情况为资料,在35例患者中,包含21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5.451.25岁,总共包含38个动脉瘤,其中包含31个单发动脉肿瘤,7个多发动脉肿瘤;其中大动脉肿瘤12个,巨大动脉肿瘤7个,小动脉肿瘤19个;颈部动脉肿瘤共有6个,后交通动脉肿瘤共有10个,前交通动脉肿瘤共有14个,基底动脉肿瘤共有3个,大脑中动脉肿瘤共有5个。在以上患者中有3例患者伴有血栓,11例患者存在动脉瘤破裂情况。
1.2患者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较常见,占正常人群的3%~6%[1].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之一,一旦破裂,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所以,早期,及时且准 确地检出颅内动脉瘤对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非常重要.[2]通过对以上患者的观察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都具备不同程度的头晕、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同时伴有蛛网膜下腔充血及颅内神经麻痹等症状。
2.研究方法
2.1对磁共振血管成像扫描技术进行分析
在磁共振扫描机的工作过程中,其血管成像序列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timofflight,3DTOF)或合并零位差值技术.[3]以上提到的所有患者均进行过脑组织磁共振的成像扫描,其中使用到的技术包括水印成像、T2WI和T1WI等技术。我们对三维时间飞跃法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其参数分别为TE2.5s,TR48s,其视野数据为18cm*24cm,其矩阵数据为192*519,激励次数数据为1次,以4块薄层重叠为采集方法,其总厚度数据为90mm,形成的原始图像数据为100张。我们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时间保持在10分钟以内。零位差值法合并三维时间飞跃法的参数为TE 3s,TR 33s,视野数据为18cm*12cm,矩阵数据为192*256,激励次数数据为0.5次,其总厚度数据为124mm,能够对全脑血管进行显示。
2.2对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2.2.1 MIP技术
该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选中部分的图像或全部的图像以叠加的方式进行处理,采用连接每一层血管上的点状高信号的形式形成血管图像。同时,他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旋转投影,但是这样也会造成重叠图像数量过多,造成动脉瘤影像显示效果不佳。针对此情况,我们可以对重叠的血管瘤图像进行处理,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将重叠的血管或背景取出,对需要重点观察的血管进行区域性显示,接下来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再次投影,最终将呈现出多方位货单方位的血管图像及多支或单支血管图像。
2.2.2MTV2技术
该处理技术的图像处理工作原理为把所有扫描成像的原始图像进行叠加操作,通过不同的间距和层厚,进而实现多方位重建图像。在该过程当中应当以动脉瘤的位置为依据进行数据参数的选择,且需要用不同的观察模式进行观察,该过程可以通过一般的三维成像软件顺利实现,整个重建过程大约需要6分钟的时间。
3.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3D NVI小动脉的检出率是94.1%,而MTVR小动脉的检出率则为100%,MIP小动脉的检出率则为64.6%,前两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此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从3D NVI动脉瘤部的显示来看其数据为87.6%,从MTVR动脉瘤颈部显示情况来看其数据为90%,从MIP动脉瘤的颈部显示情况来看,其数据为72.5%,与前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多脑血管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也会因为原始图像信号不均匀或肿瘤太小等原因而出现假阴性的现象,此情况下需要配合后期处理技术进行科学性、综合性的分析。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本文提到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在脑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阶段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泽俊, 田伟. 磁共振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云南医药, 2005, 026(004):385-390.
[2]晋晖, 程敬亮, 陈学军,等. 应用3.0T磁共振三维时空飞越法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54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6(1):147-149.
[3]戴敏红, 丘清亮. 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新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 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