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冲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
提问的好坏是与教学的好坏密切相联系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应清醒的认识。提问不能太难,不能太简单。在实际教学中提问得当,才能吸引学生。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提问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1、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如果你提问,学生的精神会高度集中,因为你有可能抽到他。在这样的精神集中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听课效果就较理想。相比较于光靠老师讲、老师来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的效果是要好得多的,从而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问可以让学生学习中的发现不足: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
3、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从而加强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能更加的深入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花大力气去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通过提问所接收到回答,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老师能更好的掌控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对当堂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精准的评价和反馈。
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问呢?
提问以勾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为前提,以学生收获、理解知识为前提。所提出的问题由于在引导学生探索、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功用。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
1、兴趣式提问
这类设问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探索、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常用于新课的引入阶段或是由知识的低层次要求向高层次要求转变的时候。比如在“追击运动”的教学中,上课前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追尾事故现场的视频资料,然后提问:你知道我们南充市每年有多少人因车祸失去生命吗?你知道发生车祸的原因有哪些吗?要怎样做才能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上述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但不一定是热烈兴奋的场面,此时学生已深受震动,探究欲望被激发,认真严肃的思索并讨论起来。
2、诱导式提问
① 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②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
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袋肉,路遇李四也提着一袋肉,请问你怎么知道他们谁提的肉重?”显然这个问题是我们重力中涉及的知识,但是又有一个生活中常识的口误,也就是重和质量之间是有区别的。这样就可以以问题为诱导带入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③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④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3、阶梯式的提问
教师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阶梯”的问题组,让学生登上我们的“阶梯”去寻根究底,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①按同一物理事件内部联系设计提问“阶梯”。②从不同物理事件的联系设计提问“阶梯”。
例如:在讲摩擦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前面的压力产生的条件等相关的知识进行连接,层层推进,将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到我们的教学中来通过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多方思维,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了解”进入“研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生活事例式提问
展示身边常见的文字、图表或实物材料,即时即景发问,可深可浅,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强信号刺激,使之专注投入,积极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能力。
除此以外,根据学科的不同,我们有着很多的提问方式与方法,我个人对于物理教学的部分个人经验给同行们作为一个参考,希望大家能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提问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1、所提问题要紧紧依靠教材,突出重、难点。
课堂提问必须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题意清楚、准确严密,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内需,也突破了知识上的难点。
2、问题目标明确,精心设计问题。
所提问题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含糊不具体的提问,学生思维难以开展起来。因此,在拟定提问的问题时,要事先计划好,尽量事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推敲。
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
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当是用所学知识而消灭存在的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不仅使教学活动继续下去,还能持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散思维,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3、问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能夠以点带面
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要对每个学生讨论的回答给予充分尊重,要认真善待学生提出的或回答的每一个问题,要给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围绕课堂主题内容提出质疑,要鼓励学生敢向老师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