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姚鑫,孙嘉增,卢裕超,梁剑(通信作者),何华(通信作者)
1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设备科 (广东广州 510317);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儿科 (广东广州 510317);3 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情报信息中心 (广东广州 510500)
医用超声设备是医院中最常用的重要医学影像检查工具,具有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对软组织分辨良好及对患者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医疗诊断中[1]。在临床实际应用中,Philips iU22彩超等设备常由于内部温度过高引发故障,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超声设备的LOG 日志记录了设备运行时的参数变化,包括CPU 温度、风扇转速等,可有效监测设备日常工作情况[2]。预防性维护流程可通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使用操作、优化除尘方式、强化培训考核等一系列预防性维护措施,保障医用超声设备的正常运行。基于此,本研究对30台Philips iU22彩超实施基于LOG 日志的预防性维护流程,探讨其对设备CPU 温度及故障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使用的30台Philips iU22彩超作为观察组,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使用的30台Philips iU22彩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设备使用年限为(4.3±1.0)年,对照组设备使用年限为(4.5±0.9)年。两组的设备机型具有同质性,且设备使用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护流程,包括定期清洁空气过滤网及探头、定期检查线路、日常清理灰尘、避免阳光直射等。
观察组实施基于LOG 日志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具体如下。(1)明确工作职责:设备科联合超声科成立工作小组,由设备科科长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超声科医护人员4名,负责超声设备日常使用及维护、室内温湿度控制等;设备科工程师4名,负责超声设备的日常维修及预防性维护;组长应明确工作小组各成员工作职责,并落实监督。(2)规范使用操作:当发现Philips iU22彩超内部工作温度过高时,设备科工程师应首先断开设备电源,拆开后机盖,检查裸露的温度传感器,确保其无沾灰或破损,必要时进行吹扫或更换温度传感器及检查高温预警是否正常运行;用手拨动散热风扇扇叶,确保扇叶能够快速转动且无异常响声,必要时更换散热风扇;用鼓风机对设备内部进行吹扫后复原开机。(3)优化除尘方式:灰尘、碎屑等杂质常堆积在设备的部件中,若不及时清理,易引起电路板等精密器件损坏,此外,大部分超声设备都配备有过滤网,其作用是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部,但设备长期使用后过滤网会被堵塞,导致进风量明显减少,散热效果降低,鉴于此,根据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设定除尘周期,日常每个月进行1次除尘,在患者数量较多、干燥或气温较高的时段增加除尘频率,且日常除尘过程应尽量不要拆卸电路板,建议只打开设备外壳和机内盖板,避免人体自带的静电影响电路板芯片的正常工作;Philips iU22彩超内各部分极限温度范围为60~75 ℃,而一般正常运行温度范围为40~60 ℃,若设备长时间在极限温度下运行,将会导致内部零件产生不可逆的损坏,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鉴于此,小组成员在每次除尘后应将设备的系统LOG 日志导出,详细记录设备内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观察其波动幅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通过比较除尘前后相同工作条件下设备的CPU 温度来判断除尘工作是否到位,若除尘后CPU 温度明显下降,则表明除尘工作到位。(4)强化培训考核:制定安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关于Philips iU22彩超的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流程、错误提示的处理方法及维护保养方法,设备科工程师则需掌握排查故障、更换部件等专业维修技能;工作小组针对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强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新入职人员接触Philips iU22彩超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若未通过考核,则需重新进行培训,待通过考核后,在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或设备科工程师指导下熟悉设备相关操作后,方可独立使用。
查看设备系统LOG 日志,记录两组设备使用1、6、12个月的CPU 温度及设备使用期间的故障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邀请两名具有丰富维修经验的专业设备科工程师共同进行维修,确认故障是否由CPU 温度过高引起,并记录两组由CPU 温度过高引起故障率。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设备使用1个月的CPU 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设备使用6、12个月的CPU 温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设备使用期间的CPU 温度比较(℃,±s)
表1 两组设备使用期间的CPU 温度比较(℃,±s)
组别 台数 使用1 个月 使用6 个月 使用12 个月观察组 30 64.34±3.12 60.27±1.47 55.84±1.92对照组 30 64.66±2.89 63.46±1.33 62.59±1.75 t 0.412 8.786 14.231 P 0.682 0.000 0.000
观察组设备使用期间的故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期间共发生故障41次,对照组使用期间共发生故障62次,观察组由CPU 温度过高引起故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设备使用期间的故障率及由CPU 温度过高引起故障的情况比较(%)
Philips iU22彩超不仅集成2D、3D 及4D 实时成像机制,还可满足超声造影要求,非常实用。其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对人体不同形态组织进行成像,具有快捷、无辐射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腹部、妇产、血管、心脏、甲状腺等检查中[3-4]。总之,Philips iU22彩超使用频率较高,易发生由超长时及超负荷运行导致的故障问题[5]。其中,后端机箱CPU 高温会直接导致设备工作过程中死机或黑屏,严重影响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而前端温度传感器温度过高则会引起高温报警,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排查故障。
(1)电路故障:当Philips iU22彩超超负荷工作时,会造成电压升高,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有效散热,将导致稳压和整流等模块电路板焊点开裂及部分元器件损坏。(2)散热系统或温度监测系统故障:由于Philips iU22彩超使用频率较高,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散热系统或温度监测系统发生故障,则易导致超声设备CPU 温度过高,影响各电子部件的正常使用,此时若继续运行设备,将会导致其损坏。(3)环境因素影响:设备所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灰尘、纸屑及耦合剂残留等,都会影响其散热效果。
对超声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项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因此,医院应将超声设备、操作者、维修者和现场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6]。超声设备使用科室应保证科室环境整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有效散热。超声科医务人员应负责超声设备的每日清洁和除尘工作,检查设备运行是否良好及有无异响、各组成元件是否完整及有无损坏等,待超声设备使用后,应以擦拭清洁剂代替喷雾清洁剂对探头进行维护保养,并用蘸有防静电喷雾剂的无尘纸巾或软布擦拭键盘和显示器。本研究采用基于系统LOG 日志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分析及解决Philips iU22彩超CPU温度过高问题,在实施预防性维护流程的过程中,我们可充分利用系统LOG 日志来量化评价预防性维护工作,为超声设备故障情况的判别提供思路及方向,并合理应用系统LOG日志中记录的设备参数,为提高设备科工程师预防性维护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如Philips iU22彩超内部极限温度范围为60~75 ℃,一般正常运行温度范围为40~60 ℃,设备科、超声科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LOG 日志抽查等方式,监控设备的运行温度,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等问题,从而进行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用超声设备的医护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学习和培训,可熟练掌握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维修、零部件更换等工作则交由专业的设备科工程师进行,减少因暴力拆卸、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对超声设备造成的损坏;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流程进行操作,遵循维护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做到防范于未然。同时,季节、气候的变化会引发“热胀冷缩”问题,小组成员亦设定了超声设备室内环境温度及湿度要求,温度应低于26 ℃,湿度应低于70%[7-8],并做好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如夏季设备室内应开空调,避免设备所处环境温度过高而加速损坏进程,冬季温度降低会导致设备部件发生冻结凝固[9],所以应提前开机,让设备预运行5~10 min 再进一步操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设备使用1个月的CPU 温度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设备使用6、12个月的CPU 温度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系统LOG 日志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可有效降低CPU 温度,利于Philips iU22彩超的正常运行;观察组设备使用期间的故障率及由CPU 温度过高引起故障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系统LOG 日志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及由CPU 温度过高引起的故障占比。
综上所述,与常规维护流程比较,基于系统LOG 日志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可以有效解决Philips iU22彩超CPU 温度过高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