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芳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项技能,也是教师最难教学一项技能。同时,提升写作能力对学生发展成长意义重大,写作能力的提升既能够反哺语文阅读能力等的提升,又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从这之中,就可以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目前的小學写作教学中依旧存在较大的问题,许多学生写作能力与教学要求相距甚远,为了解决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优化,通过增强教学系统性,提高写作实践频率,做好写作准备工作等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写作进步。
关键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1)教师对写作教学缺乏把握
造就普遍具有写作能力的学生,除了学生有积极学习的意愿之外,教师正确的教学方式,突出的教学能力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往往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许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表现难尽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其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难以凭借正确系统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只是凭借自己在写作实践中形成的主观经验进行写作教学。学生缺乏系统写作理论的指导,在教师经验指导下进行艰难摸索,自然写作能力提升缓慢。
(2)缺乏经常性的写作实践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期望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提升,也不能期望学生在缺乏写作练习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写作能力。由于写作能力提升的长期性与实践性,教师的写作教学也必须有一定的规律性,然而,小学写作教学现状是许多学校缺乏专门的写作课,无法使写作教学与写作实践规律化。与此同时,写作教学基本是靠语文教师的零敲碎打进行,学生缺乏系统有规律的写作实践,教师也没有明确的写作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在此情况下,出现大批学生写作能力不达标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
(3)学生缺乏写作动力
学生缺乏写作动力是写作教学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学生没有写作动力自然就没有写作意愿,也就必然缺乏写作所需要的情感积累。此时,在教师强制写作任务的刺激下,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不仅缺乏真实情感,还会降低其继续进行写作训练的意愿。此种问题的形成,与教师长期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有关,其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定学生一个题目,然后划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无论该写作主题是否适合该段学生,学生是否对该主题具有潜在的写作情感准备与写作能力。在该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动力与激情正在逐渐消失。
2、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1)优化课程设计,增强教学系统性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系统性都是提高学生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师如果不注重教学的系统性,使教学杂乱无序,势必阻碍学生发展。小学写作教学也必须要强调教学系统性,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教师教学理论的系统性,二是学生写作实践的系统性,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系统性的教学理论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储备,写作实践系统性能够使学生在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积累写作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分点逐条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的指导,实现教学的的系统性;通过定时、定期的写作训练实现学生实践的系统性。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实践“‘漫画’老师”教学为例。通过“‘漫画’老师”这个题目,可以分析出两点内容,其一是该文章必然用到比喻的写作手法,其二是该文章属于对人物进行描写。教师以此进行题目给学生进行作文布置时,需要把其放在人物描写教学框架内,教给学生人物描写的顺序。人物刻画的方式等内容。其次,本文章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中比喻手法的训练,给学生讲清楚比喻的几种方式,如明喻、暗喻等。
(2)做好写作准备,激发学生情感
做好写作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减低学生写作抵触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在学生写作进行前帮助其进行准备工作,这对提升学生写作动力是不利的。教师在写作任务布置时,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对写作题目进行精心挑选,使其适合小学生进行写作,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其次,在学生进行写作前,帮助学生进行思路扩展、情绪积累的工作,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引导、思路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以上准备,减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思路得到开拓,情感得到积累,写作的动力也会随之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少年中国说”读后感写作为例。学生在读完该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想象。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分享一些其他历史人物自强不息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未来,对自己的想象。之后再让学生把这些想象,感悟记录下来。
(3)开展随堂练笔,强化学生实践
写作教学重在实践,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强调实践的作用,为了丰富学生实践,教师可以在随堂教学中,利用一切与写作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句子仿写、结构构思等内容。文章是由句子、段落、文章结构等有机部分组成,而随堂练笔相当于帮助学生强化文章各个有机部分的练习,从而为其打牢基础,增长具体的写作经验。随堂练笔可以采用和文本教学结合方式,让学生仿写文章中的有关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章结构,进行结构模仿。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古诗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随堂练笔教学为例。其中“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黑云”比作“墨汁”来进行描写,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似的比喻造句,以本体为“云”来进行造句仿写。此种随堂练笔意在增强学生写作实践,帮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积累句子写作经验,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其都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教学负责人,不仅要解决自身问题,通过优化课程设计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也肩负了帮助学生解决其主观问题的任务,只有以“教”推动“学”的进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才会不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应强.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9.
[2] 黄永霞.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2019(7):245.
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 3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