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夏云 刘瑞鑫 刘德玉 贾银海 文信旺 许春荣
摘要:肉食作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肉类食物的需求量也明显提升,同时,对肉类食物的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方面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畜牧養殖业作为肉类食物的生产源头,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畜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在保证肉类食品市场供应需求的同时,加强畜牧养殖中对环境的保护是畜牧养殖业当前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目前,基层畜牧养殖还存在不少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背道而驰,必须尽快加以改善。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发挥领导作用,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与处理,重点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改善,保障基层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有效加强环境保护。
1基层畜牧养殖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1粪便污染
基层畜牧养殖的不断发展,意味着科学养殖方法下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而在养殖数量有所提升后,相应的粪便量也会显著增加,这将给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污染。如果对粪便的处理不科学、不到位,随意将粪便进行堆放、排放,那么将对水环境、空气环境等造成污染,更会造成细菌污染。
1.2药物残留
很多基层养殖者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对合理用药的理解不到位,存在药物越多用越好的误解,这就导致基层畜牧养殖中不乏滥用药物、在饲料中大量添加药物的情况。动物无法完全吸收药物,在滥用药物的情况下有大量药物会随粪便排出,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水资源的安全和质量将大受威胁,同时细菌也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威胁人类健康。
1.3饲料残留
过量使用、滥用饲料进行畜牧养殖,会导致过量的微量元素无法被动物完全吸收。这些微量元素会随着动物粪便排出,从而对土壤产生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尤其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达标时,氨基酸无法在动物体内存留,将会分解并被排出,导致饲料利用率不高的同时污染环境。另外即便是谷物饲料也存在动物不能吸收的植物磷,被动物排出体外后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1.4空气污染
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发酵会产生甲烷、氨气等温室气体。随着基层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反刍动物数量有所增多,将会集中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从而造成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
1.5动物疫病
动物疫病对基层畜牧养殖的威胁十分巨大,不仅会影响养殖效益,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更可能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在发生大规模动物疫病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科学处理,而是对动物尸体进行随意抛弃、掩埋,必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2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1注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在开展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应用,首先要注重对养殖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提升,从而使畜牧养殖人员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其次,结合环境保护意识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方式方法,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地指导。在提升畜牧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畜牧养殖人员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要与养殖户取得紧密联系,做好畜牧养殖的环保宣传工作,结合畜牧养殖的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推动畜牧养殖人员做好环保工作,减少畜牧养殖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2.2提升畜牧养殖污染治理水平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态势,针对于这一情况,加强畜牧养殖环境保护,对畜牧养殖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对畜牧养殖污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和处理。在提升畜牧养殖污染治理时,可以构建无公害处理中心,把握畜牧养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对污染问题做好有效地处理。同时,在提升畜牧养殖污染治理水平时,加强对科学技术水平的实践应用,提升畜牧养殖水平,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如构建沼气池,对牲畜排放的粪便进行处理和应用,减少环境的污染。又如对牲畜排放的粪便以及养殖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粪便及污染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3创新传统的畜牧养殖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模式要做好创新发展,注重构建健康生态的畜牧养殖模式,从而促进农牧养殖生态化发展。创建生态化的畜牧养殖模式,能够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养殖工作进行紧密地结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好针对性的处理。这一过程中,可以推广绿色兽药以及绿色饲料,提升农畜产品的绿色化水准,借助于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畜牧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同时,在畜牧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对畜牧养殖法律制度做好建设,针对于相关污染问题,构建完善的畜牧养殖法律制度。通过法律制度建设,对畜牧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好法律监管。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以及实现生态化畜牧养殖模式,提升畜牧养殖的生态化水平,降低畜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有效地实现畜牧养殖的长远发展和进步目标。
2.4完善畜牧养殖管理制度
地方畜牧局应当在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完善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制度,出台具体政策,明确具体规范,全面推进基层畜牧养殖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从环境保护层面看,出台粪便处理、药物使用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管理等相关政策与制度,严格要求养殖户按照政策与制度进行操作,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务必要兼顾基层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产业发展及生态环保。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业应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来减少污染源,及时清理牲畜的排泄物,做好饲养人员日常操作前的消毒工作,进而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武振江.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8,39(02):53-54.
[2]童达飞,张洪垒.对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09):45-46.
[3]赵世锋.浅谈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的污染和综合治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4(02):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 广西南宁 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