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井下大水矿山应急水仓建设

2021-09-10 07:22:44石桂安
科技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仓空区突水

石桂安

摘要:近些年来,在很多矿山都频繁出现了井下突水灾害事故,给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在这种大背景下,应急水仓的概念被提出,目前已经具备多种形成方案。通过水仓的建立,一旦突水事故发生时,就能获得更多的时间进行事故应急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作业人员被淹被埋的几率,为矿山提供安全性保障。

关键词:井下突水;应急水仓建设

一、应急水仓基本原理以及实施的主要方案

(一)应急水仓基本原理

应急水仓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正式进行矿井作业之前,在作业水平的下部位置,将矿体开采后留下的空区或者是组合空区群,并对该空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大容积,进行稳定性加固,一旦矿井内发生突水或者透水事故,就可以作为临时涌水存放地,从而避免出现积水淹井事故,达到避灾的效果。

(二)应急水仓实施方案

1.建设应急水仓应考虑的前提条件

进行应急水仓建设前,必须要考虑应急水仓地段的设置和稳定性因素。就应急水仓地段设置而言,尽可能地将应急水仓设置在井田边界靠近风井部位,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减小上部矿体开采受到的影响,而且还能够方便水流汇集时排气,同时还能为水仓内的水进行外排处理提供方便。就稳定性而言,首先就要确保水仓体积足够大,至少在服务期间内应保持稳定,通常应根据矿井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开采前做好设计论证工作。一般其开采的矿柱参数要比正常留设的更加保守、尽量降低采高,这样就能使空区保持稳定,同时还应该采用切顶、锚索,喷浆等方法对局部不稳定地段进行加固支护。

2.应急水仓形成方案

目前应急水仓主要存在3种形成方案:第一种就是多中段开采。当矿山拥有超过2个开拓中段,并且开采顺序是自上而下时,可以先对最下部的中段局部进行开采作业,确保形成的采空区足够大,也可做应急水仓使用。第二种就是上向充填开采,这种开采方法多用于大水矿山开采。当采用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上向分层开采时,可以在主体矿的最下部中段预留适当高度不进行开采作业,同时利用空场法在局部进行开采,所留下的空區即可做应急水仓使用。第三种就是零星(边角)矿体开采。这种方案主要适用于有零星或边角矿体的矿床,并利用盲斜井在最低开拓水平之下开拓一套小生产系统,一旦零星和边角矿体被采空后,所形成的空区同样能够作为应急水仓使用。

(三)应急过程

1.事故后的再排水

一旦突水事故发生,如果突出的水量足够大,应急水仓是完全有可能被注满。这个过程能够很多延缓井下水位的上升,为井下作业人员赢得了宝贵的安全撤离时间,当突出事故停止后,要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对应急水仓中的水进行外排处理,这样下次出现突水事故仍可以继续作为应急水仓使用。

2.设置位置要求

通常在考虑应急水仓位置设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确保应急水仓位于主要作业水平面以下,这样突水出现时,突出的水就能向水仓汇集,同时,还应考虑矿体分布结构,采用何种开采顺序。除此之外,矿床开拓以及中段布置,还有矿岩石稳定性这些都会对应急水仓位置设置造成影响。对应急水仓而言,必要的两个条件就是容积大,稳定性强。所以说,一般来讲,都会利用矿体开采后的稳定遗留区域作为应急水仓的主体,并将位置设置于矿体边界部位,同时还要保证该处岩体具有较好的地质条件,尽量能够接近风井,这样能够更顺利的将应急水仓中的积水排出去。

(四)容量及缓解时间设置

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矿井一旦发生突水事故,总突水量一般在几千到几十万立方米不等,透水速速度也比较快,通常在800到1 500 ,因此,如果要使避灾时间长达8h以上,那么至少应保证应急水仓容量在1.2万 左右。结合对以往事故的分析以及矿山的实际突水量分析,我们了解到,如果应急水仓容积超过了2万 ,应急避灾时间至少10h以上,这样就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不至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实际上,很多矿山为了尽快形成初期效益,往往会保持较高的开采率,所形成的空区要远远大于2万 ,甚至超过3万 ,这样能够争取充足的避灾时间。对于应急水仓的容积,可以采取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Q表示水仓容积大小,V表示透水速度快慢,通常V取值大致介于800到2 000 之间,T表示的是应急救援保障时间,一般考虑的是8到12h,具体时长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情况复杂时可取最大值;最后K指的是安全系数,多取1.3到1.5,具体取值也应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二、相关配套措施

(一)巷道坡度

对于应急水仓而言,应尽量保证上部入口水平,同时还要对巷道长度与坡度的关系加以适当考虑,如有必要,可以将向主井下坡的坡度设置在3‰到5‰之间。有时候,应急水仓与主井之间的距离较远,这时候设计坡度就要比正常巷道坡度低,基本维持在1‰到2‰之间,这样一旦发生突水事故,水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应急水仓。同时对于其余运输巷道坡度来说,只需按正常设计即可。

(二)稳定性保障

通常,在进行应急水仓建设时,就要求体积要足够大,但是体积大有一个弊病,就是很难保障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应急水仓设计时,就要将其设计成空区组合型,并保证空区具有较好的贯通性,同时还应结合岩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采高设计论证,并且在采矿后空区内设置矿柱或人工矿柱,以保证应急水仓稳定,同时还应采取支护措施对不稳定部位进行加固。

(三)积水外排

当应急水仓被水注满后,就要及时进行积水外排,可以通过大功率潜水泵及时降低井筒水位,一直低到底部中段运输巷,在应急水仓的吸水井的作用下,就可以实现将积水排至地表的目的。

(四)积泥处理

通常情况下,水仓只是用来应急的,平时并不存在积泥,也就没有必要设计排泥系统了。但是当突水事故发生后,等到水仓中的积水被排干,就要动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的方式将水仓中的泥沙和碎石清理处理。

(五)透气排压与容量的全部利用

当突出的水汇集至水仓后,水仓水位就会与主、副井内的水位保持一致,同时水仓标高最大值与底部中段运输巷道持平,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水仓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此外,还有大量天井布置在应急水仓的运输巷道中,并与风井形成连通,因此,当突出的水流入水仓时,就能达到透气排压的效果。

(六)设置安全闸门

一旦矿井出现突水或透水事故时,在水仓水平位置,往往需要安排少量的运输或者信号人员进行作业,为了对其人身安全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就需要设置安全闸门。

(七)水位监测系统

通过在应急水仓设置水位检测系统,就可以对水位变化情况加以了解,同时掌握水仓内可利用容量大小。

参考文献:

[1]胡杏保,胡道喜,刘海林.井下大水矿山应急水仓建设探讨[J].金属矿山,2010(8):144-147.

[2]陈进朝.大水矿井水仓设计中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3):122-122.

[3]胡杏保,刘海林.井下大水矿山应急水仓建设的探讨[J].现代矿业,2010,26(12):44-47.

猜你喜欢
水仓空区突水
采区大断面水仓施工工艺优化
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
内江科技(2021年6期)2021-12-28 18:25:02
板框式压滤机在煤矿井下水仓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选煤技术(2021年6期)2021-04-19 12:22:08
矿井滞后突水机理探讨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水仓施工方案优化
空区群结构力学效应模拟分析
采矿技术(2018年3期)2018-05-30 03:40:12
李雅庄矿滞后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
弓长岭露天矿含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
金属矿山(2015年11期)2015-03-20 07:54:01
地震空区法在大地震危险性初判中的应用——以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