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荣华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在教学中遇到孩子不会品读诗词的情况。我常跟孩子们说:想要吟诗,首先你得会 “品”。只有品出诗中的色香味了,你才能真正的“吟”
就好比你是一位烹饪师,面对一群口味挑剔的客人,你将做一桌怎样的大餐才能迎合他们的口味呢,答案只有一个:“色、香、味”俱全,才能引领学生去品味其中的滋味。
一、让学生在诗中赏“色”。
文章都是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爱恨情仇融入到五色之中。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句中有绿,有红,有黑,色彩缤纷,给人带来视觉美的享受。因此,要抓住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欣赏这幅千古美画。
二、让学生在诗中闻“香”。
选入课本的古诗词,里面的景物、人物无不展示出其品性。如王安石的《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们就可以从中“闻”出梅花的香味——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三、也在古诗中品“味”。
古诗词和生活一样是个五味瓶,有酸有甜也有苦。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可以通過“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品悟作者的身之“苦”和心之“苦”。
牡丹江市平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