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小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建设书香校园,带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高明区建成“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在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对于提升管理成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区域;实践
一、前言
在中小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建设书香校园,带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高明区建成“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利用系统,提高区内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且对学校图书馆管理与应用的实时情况进行收集、分析与整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本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以便提出精准的管理措施与实施办法。在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对于提升管理成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二、背景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指出,要加大力度,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逐步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形式网络化。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和佛山市教育局印发的《佛山市学校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绩效评价标准(试行)》则对中小学图书馆(室)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也明确了相应的量化指标。
三、存在问题
高明区共有中小学校(含职技校)39所,所有学校均建有图书馆(室),但学校图书馆管理与应用水平都较为落后,且城乡之间差异大。经调研,高明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全区仅有四分之一的学校使用图书馆信息管理软件,且各自为政、互不相通。没有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学校,馆藏数据不准确、图书分类不规范、图书管理不到位、图书服务欠缺,服务效率低。
二是部分学校图书馆管理不规范。图书更新和剔旧不及时,图书编目不规范,服务形式人工化,图书利用率低。学校使用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均为单机版,个别学校的数据备份不及时,因图书管理电脑损坏或搬迁导致图书数据的丢失。
三是藏书质量与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受经费、管理的局限,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只看重人均藏书量,采购的书籍种类单一,还有些学校长时间不更新,导致书籍内容过时、复本过多等,总的来说藏书数量不足、种类单一的学校偏多,藏书结构不合理。
四是专业化队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大多数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是由非图书管理专业的人员兼任,缺乏必备的图书馆管理理论基础。受图书馆管理员人数和素质的限制,學校图书馆缺乏专业化的服务,严重影响图书馆效能的发挥。
五是区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图书馆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途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量、藏书分类比例、每年生均新增图书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于原有的图书馆管理软件不能实现区一级对学校图书馆的监督与管理,因此面对具体的量化指标,区级教育部门只能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监督,但由于图书管理方式的落后,数据的不完整,导致管理部门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如藏书量、藏书种类、借阅情况等。
四、解决措施
高明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管理与相关文件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需要区级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图书馆(室)的统筹、管理与监督。为逐步实现我区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服务,进一步规范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建成与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体系,区电教部门提出建设学校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
高明区教育局按照“科学性、规范化、网络化、不重复投入”的原则,通过“本地部署,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了“高明区中小学校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构建我区学校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通过集群管理平台将区内所有学校图书馆联合起来,实现主管部门对图书馆的监督指导以及图书馆(含图书室,以下相同)之间的互览互借,优化图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将区内各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从传统的“各自为政”向“共建共享”模式转变。
具体方案如下:
一是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确定中标公司,以区教育局的名义与中标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把“中小学校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免费部署在区教育网络中心服务器。学校在框架协议的指导下与中标公司签订合同,所需资金由各校自筹解决。
二是为减轻学校负担,通过“统一部署,费用分摊”的形式购买服务。服务年费收费标准为:5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按200元/年所收取;500~2000人规模的学校按700元/年所收取;2000以上规模的学校按900元/年所收取。实际产生费用由使用学校的数量和学校规模决定。供应商免费安装系统、对使用学校提供免费培训、免费升级和维护。
三是中标公司为学校提供图书编目外包服务,按学校实际需要编目图书册数收取,费用按服务地区的距离按0.68~1元/本的标准,已有图书编目数据的学校无须重新建库。在中标公司采购的书籍免收图书编目费用。
该方案有效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图书馆管理员专业水平不足、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五、应用实践
高明区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已经启用一年多,绝大多数学校已自愿加入该系统,只有个别学校由于原有系统在用,暂未加入。通过一年多的应用,可以看到该系统在提高区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图书馆的监督、管理与指导的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数据互通,实施精准化数据管理
系统基于网络运行,学校图书馆免软件安装,所有图书馆用户及数据集中在区教育城域网的服务器上,数据安全有保障,避免了以往学校单机版软件因电脑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损坏或丢失。图书馆馆员、读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进行图书馆管理、查询借阅、统计监管等工作,数据互通,管理留痕。区级管理部门可实时查询学校图书馆(室)的馆藏数据、流通数据及图书馆的其它基本情况,实现对各学校图书馆(室)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导入工作,并形成相关报表以备查询和统计。我区已将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纳入了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数据管理的精准化,使学校图书馆评价考核有据可依。
2.在线监控,实施过程性指导
在学校的图书采购、剔旧环节,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往往感到监管吃力,因此也缺少相应的指导。学校图书馆使用集群管理系统后,区级管理部门能便捷、动态地掌握学校执行更新图书的實际情况,更精准地加以管理和指导。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分析,指导学校图书馆有选择性地购买文献资源,改善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提高藏书质量,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有效发挥图书装备效益。同时,通过定期地检查各图书馆的藏书情况,督促学校制订剔旧计划与要求。在今年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和学校的年度督导评估中,该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抽查学校的图书审查清理情况、新增图书数量和质量。
3.培训和服务到位,助力队伍建设
在“本地部署,购买服务”的方式下,培训是该项目的重要内容。中标公司为我们的图书馆管理员提供了一对一的系统使用和图书管理培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管理员基本业务水平不足的问题,保障了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图书馆,仅有一名非图书专业的专职图书馆管理员,但经过培训,已经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的图书管理,并且独自把新采购的3万多册图书进行采编和上架流通。对于只有兼职图书馆管理员的学校而言,图书编目服务大大减轻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量,专心于图书借阅、图书服务工作,管理员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图书分类、系统使用、图书管理等知识。
4.馆际互借,构建共建共享体系
利用集群管理系统,可以构建区内各学校图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各学校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编目共享和馆际互览互借等功能,读者可跨校互相查询藏书,轻松实现馆际互借,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高明区目前大部分学校使用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全区中小学校已实现区直化,馆际互借将得以实施。
5.满足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需要
根据《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的要求,要逐步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形式网络化,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报刊的联合采编,公共检索、馆际互借等功能。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不但满足学校图书馆管理的采编、书刊管理、流通管理、检索等日常管理需要,也满足了教育部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提出的要求。
六、思考
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可实现区域中小学图书馆的大数据管理,为了使区级教育部门的在线监督、管理和指导的作用会更加有效,必须争取把所有学校纳入到集群管理系统上,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提高应用效能。
综上,高明区通过建设和应用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努力实现学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服务。随着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的进一步推进,高明区中小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必将在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建设书香校园,带动全民阅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小明,郭春良,雷振京,廖添安,蔡君,罗建桢,雷方元,靳建会,李志斌,林运颂,田理想,梁达盛.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云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R].科技成果,2017(8)
[2]杨长军.中小学图书馆集群管理总分馆制模式的构建与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0).10-12.
(责任编辑:李佳艺)
佛山市高明区教师发展中心 刘健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