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丽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对数学学科的改革和尝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设置一定的前置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初中数学前置作业设计,希望提高前置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促进初中教师有序开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发挥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成为趋势。数学教师也开始尝试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设计前置作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同时可以使课堂学习更有准备地进行,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前置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一方面能督促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索,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前置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尝试完成一定的前置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系统化地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前置作业,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实现对知识的二次消化,在对知识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数学学科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例如,前置作业可以设计为对例题的深度解析,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出数学问题,实现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前置作业设计应注意的方面
首先,前置作业应分层布置。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不一,每个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程度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分层布置作业,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性,让学生在前置作业的引导下主动思考和自主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做前置作业的过程中都能獲得提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其需注重对数学知识的预习和理解,因而需尽可能布置难易程度适中的作业,同时让前置作业更具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对于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要求其除完成基础作业之外,还做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他们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前置作业的内容需丰富多样。没有丰富多样的数学内容引导,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就难以长期坚持。在设计前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兼顾新知识的预习,也要渗透旧知识的复习。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程度,尽可能让前置作业的内容丰富多样,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再次,设计的前置作业要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多思考。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结构,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课堂中为学生解答不理解的地方。
最后,前置作业要围绕学习动机和影响成效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亦是如此。教师要通过前置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实现自主探究和数学思维的拓展。在设计前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前置作业的评价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通过前置作业的设计,帮助学生预习数学和检测自己学习能力的效果,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
提高初中数学前置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前置作业的设计需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个体特点的基础上,教师需正确引导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在前置作业中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设计一定量的前置作业,重在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深化理解,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也是对相关概念的掌握,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需充分考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从基本概念中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从学生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出发,设计一些前置作业,帮助学生复习回顾相近概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借助信息技术,让前置作业呈现多样性。“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开展,让前置作业的设计更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信息化教学更高效,能够实现与学生的快速沟通,这也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为数学学习提供了更有效的载体。尤其随着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能够及时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故在前置作业的设计中,教师需大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微课、电子版的导学案和学习单等等,将数学知识以主题式的方式应用到前置作业中。通过前置作业,教师可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保证学科的课前学习更加有效,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方式设置有效的问题串和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的学习充满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作者单位系临夏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