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程爽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高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积极组织身体素质训练相关活动。本文简单分析了导致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并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策略,以供参考。
1 导致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
1.1 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在步入大学之前,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考试分数,学习文化知识,忽略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步入大学以后,丰富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应接不暇,许多学生虽然偶尔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作用,但是没有真正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风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帮助不大。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许多学生经历了高中阶段艰苦的学习之后,在大学时表现过于放松,甚至出现沉迷于网络的情况,除了上课之外,几乎不走出宿舍。体育运动本身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较高,被动的参与体育锻炼,虽然能够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但是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锻炼的效率。
1.2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较为死板
高校体育课堂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当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许多教师习惯以说教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在讲解体育运动原理之后,教师通常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体育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在死板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只是为了不挂科而参与体育活动,最终影响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
1.3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教学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当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评价活动时,往往只是通过1-2次的体育测试对学生进行打分,没有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需求优化教学评价标准,导致教学评价活动缺乏科学性。在教学评价标准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喜欢临时抱佛脚,在考前突击训练,以“60分万岁”的心理参与体育学习,最终影响到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意义
2.1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保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強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先天身体条件也各不一样,身体素质通常是身体各项机能的表现形式,能够准确的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在参与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学生的各项身体条件都能得到改善。此外,身体素质训练主要在户外展开,学生在参与相关训练活动时能够缓解长期学习导致的疲劳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和生活状态。
2.2 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选择的体育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展示自我,良好的身体素质状况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身体素质锻炼至关重要。因材施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以及体育学习能力,并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学生身体素质表现越突出,教师在教学方面就更加轻松,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也就更为广阔。在不断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并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策略
3.1 组织趣味游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趣味游戏,提高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设计和开发体育游戏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创新游戏形式、添加趣味元素等多个角度出发,确保学生能够乐于接受身体素质锻炼的各项活动。以“撕名牌”游戏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为学生科学的划分小组,以3-5人为单位组建体育活动团队,充分考虑到小组之间的均衡性。教师还应提前准备胶带以及纸片等道具,要求学生在纸片上写上各自的名字和队名,并用胶带粘在背上。准备就绪之后,小组派代表抽签决定出场顺序,以两个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并决出最终的胜者,将对方成员所有铭牌撕掉的小组即为获胜。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速度力量和爆发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并且乐趣十足。
3.2 转变师生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高校体育课堂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的讲解和引导,同时也要尝试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换角色,鼓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并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资源收集关于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教学活动流程以及教学方法。在学生正式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旁听者的角色,观察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并适当的维护课堂纪律,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把关,确保身体素质训练具有实践价值。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教学空间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选择符合大多数同学兴趣的活动形式,从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
3.3 优化教学评价,融入身体素质元素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有效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教师应当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将学生身体素质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师应当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之外,教师还应实施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高校体育学习中的具体表现,重视学生在参与身体素质训练时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教学评价标准的影响下,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并且尝试在课外生活中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趣味性体育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尝试转变师生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在优化高校体育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