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丛
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职能拓展,消防救援队伍所承担的急,难,险,重复杂的任务,对消防员的体能要求很高。消防体能训练是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各项训练工作的基础,决定了消防救援队伍业务素质,关系到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灭火救援效率。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新招录消防员的体能基础参差不齐,在现行的消防员体能训练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无效训练多、有效训练少,重结果、轻过程、盲目性大、合理性小,长期困扰着消防救援队伍。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进一步推进新招录消防员体能训练科学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职能拓展的实际需要。
1 消防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消防员体能训练,是消防救援队伍开展各项训练工作的基础,消防救援队伍非常重视体能训练,在已颁布并实施的《消防员训练大纲》中,体能训练的项目和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在理念、思路、方法和内容上,有待于科学分析、研究和进一步拓展;在现行的消防员体能训练中,没有把握体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在执行训练计划随意性大,组训方法不够灵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效训练多、有效训练少;重结果、轻过程、盲目性大、合理性小;无效训练通常表现在“盲练、蛮练、白练、被练”上,造成过多不必要的伤病,影响着消防队伍体能训练的效益。
1.1 对项目的训练要求、目的不明确
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受条件环境的局限,缺乏合理性,但绝大多不合理现象,是人为造成的;对训练要求不清,偏离训练目的,造成盲目训练。每个项目都有其内在的训练要求和原则。如果对这些原则把握不准,就会导致盲目训练。例如,进行爆发力训练,没有合理的组间间歇时间,间歇不充分,功能系统未恢复。又或者练习持续时间过长而转为力耐力训练;又有个别项目不遵循体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如400米佩带空气呼吸器,这个项目的设计已超除体能训练的范畴,把它作为消防体能训练项目,又缺乏它的实用性,佩带空气呼吸器快速奔跑灾场应用,至今尚无先例;项目设计显然不科学,因此盲目训练只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1.2 训练量和强度不够,训练效果不佳
只重形式,而不重视质量,虽然进行了训练, 但运动量没有达到要求.没冇疲劳的训练是无效训练,简称为“白练”。疲劳是一种作为负荷结果的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疲劳状态是暂时的、可逆的,疲劳是体能训练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提高训练成绩的目的,因为只要不断重复的,能导致疲劳负荷,才能充分挖掘人体机能潜力,并产生适应;训练负荷对身体没有刺激的训练,不会产生超量恢复,训练水平就不会提高。
2 探索消防员体能训练新规律、新思路
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训练,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训练,以培养消防指战员意志,提高指战员身体素质为目的,以适应灭火救援任务需求,要的是综合体能素质,不是培养专项运动员,探索消防体能训练的新规律、新思路,要结合消防救援队伍特点,从源头做起,学习体能训练基本理论,在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中找路子,掌握体能训练规律,从根本上克服体能训练的点目性。
2.1 學习体能训练基本理论
行动上的盲目,来源于理论上的不清醒。有不少组训者,之所以盲目训练,是由于对体能训练的基本规律不了解,把握不准。通过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科学依据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研究,了解按需发展论、优先发展论、均衡发展论、及时恢复论概念,掌握训练设计与竞赛一致、毅力培养不间断、大负荷、高对抗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可以增强组训者的科学训练意识,提高受训者的自我训练能力,从根本上克服盲目性。
2.2 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每个体能训练内容,都有它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训练能否科学有效,关键在这些训练要求是否落实。比如在双杠臂屈伸训练时,完成的次数和组数,每组的间歇时间,都要严格控制,否则就会降低训练的科学性。
2.3 增加组织训练形式上的多样性
组织体能训练时,有的指挥员不论训练水平高低,不分层次,“一刀切”,结果水平高的没有提高,水平低的训练效果也不是最佳,整体训练效益受影响。应当合理分组,区分对象层次,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在组织训练时,可大致区分为高、中、低三种水平或更多层次,进行分组训练;班组织训练时,可对每个人提出具体要求;在场地器材受限时可进行分组轮换;在受到气候等条件影响时,可进行室内训练,以充分挖掘训练潜力,合理使用训练资源,提高训练的效益。随着消防队伍的职能拓展,消防队伍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消防队伍所从事职业的风险性,对消防指战员身体素质有了新的更高要求;练意志,强体魄,以适应消防职能拓展需要;消防队伍体能训练,面临着改革和发展;遵循体能训练规律,总结分析在体能训练中存在问题,研究和探索体能训练新的思路,掌握和应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拓展消防员体能训练内容,用科学的理念,推进消防体能训练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