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越
1 让学生的“眼”动起来
体育课,观察是学生认识运动规律,掌握动作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观察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先运动,不观察;运动后,不观察;有运动,没观察。《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观察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课堂上,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开始,让学生的“眼”动起来,或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或观察动作的技术图片和影像资料等,用细致的眼光观察动作的要领、规律。教学“起跑”,我示范一套完整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整个动作有个初步的动作表象。然后,我采用慢动作,把起跑动作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按动作的先后顺序和节奏进行观察,了解动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学生经过多角度观察,纷纷说出屈体、两手撑地、蹬腿、两臂伸直、两眼视前等动作要领。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动作特点,在观察中模仿动作,在观察中形成动作定型。如此一来,学生的“眼”动起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课堂自然而然“活”起来。
2 让学生的“嘴”动起来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要让学生有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并与别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能理解别人的观点。体育课,老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说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动嘴说方法、说想法、说思路、说对策,在交流讨论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这样就意味着教学“活”了。教学“跑远”,我演示动作后,故意留下空白,没有讲解动作技巧,而是把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把身体的位置、摆臂的幅度、速度快慢等技术要点用准确的语言,有条理、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学生表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动作理解的过程,能够加深跳远这一动作技巧的理解和记忆。教学“运球”,我讲解示范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自评互评各自动作的完成情况:运球时是否低头?方向是否正确?重心是否过高?重心是否过低?……学生练习完毕,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你说我运球的不足,我说你运球的优点,在交流討论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掌握运球的动作要领。这样的课堂,老师既不用口若悬河地分析,学生又自主探索知识,收获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人,能不“活”起来吗?
3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体育课,学生“动口”,更要“动手”。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体育课,老师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动中学,学中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形成技能。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手”动起来,自主实践,寓教于乐,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创新意识。教学“篮球运球”一课,如果老师直接讲解运球技术,学生自行练习,那么,学生会学得枯燥无味,兴趣索然。课堂上,我坚定:体育课,不应以老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寓教于乐,掌握知识。教学时,我引入游戏——“警察抓小偷”,两人相互比赛。运球的同学当小偷,提前出发。追赶的同学当警察。输的同学当小偷,赢的同学当警察。一开始,学生对运球不熟悉,即使先运球出发,但总是被“警察”捉到。学生不服输,纷纷向我请教运球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讲解运球的方法以及技巧。这时,学生就会学得更加认真,又继续投入比赛中,他们在实践中练习运球,在实践中运用技动,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和创造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学中玩,玩中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学生动手积极实践,既加深了运球的理解和运用,也学会了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如此一来,课堂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活”了起来。
4 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体育课,不仅仅需要体力,也需要脑力。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以思促学,以学促思,是能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更加熟练掌握动作技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初步养成良好的思维。这要求老师巧设问题,制造悬念,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脑“活”起来。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我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弯道跑的过程中,为什么身体总是向左侧倾斜?为什么要弯腰?为什么左膝关节要外展而右膝关节要内扣……一连串问题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主动思考,思维始终处在活动的状态,没有受到任何压制,热闹的场面一浪盖过一浪。学生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与思融为一体,通过回答问题,学生不仅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而且明确弯道跑动作的技术特点,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其实,问题就像一把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体育课,老师要把学、思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打开他们的思维之门,让课堂“活”起来。
体育课,学生“眼”、“嘴”、“手”、“脑”动起来,全方位、全员性参与到课堂中,他们就会学得有滋有味,扎实轻松,幸福地徜徉在学习的道路上,课堂也会真正地“活”起来。
(作者单位: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