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错别字类型、成因及解决策略

2021-09-10 18:03施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错别字类型

施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小学生的识字要求越来越高。但在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过程,却产生了错别字现象。本文主要从错别字类型、错别字成因和解决错别字的策略三个方面来谈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类型、原因及一些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错别字;识字;类型;成因;习惯;解决

一、引言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识字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基于识字这样的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对小学生的识字要求越来越高。但在识字与写字相衔接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成为了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相结合起来。因为,小学生的空间辨认能力差,识了字如果不书写,就很容易遗忘。然而在这个写字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错别字现象(特别的中低年级)。错别字现象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更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重视错别字、减少错别字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错别字的类型分析

1、错字类型:错字是指书写时,在字的笔画、笔形或者结构上写错了,写出了本来不存在的字,即“无中生有”。

(1)丢失笔画。在汉字构造部件中,丢失该有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一大根源。

(2)添加笔画。在汉字构造部分中,添加累赘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另一大根源。

(3)改变字形的某个部件。究其原因,这种笔误大多是源于习惯的错误牵引在作祟。

(4)改变字形的组织结构。如“落”字是上下结构,学生将三点水写出来把整个字写成了左右结构。这是错字类型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2、别字的类型:错字一般体现在字形上,而别字不同。它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由于几个字字形相近,或字音相同而难以辨别,本该用某个字,却写成了另外一个字,即“张冠李戴”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纠正别字时要从它的音、形、义上综合结合起来考虑。别字也可分为四大类:

(1)字形相似出現的错误。

(2)读音相近出现的错误。

(3)意义相近出现的问题。

(4)读音、字形相近出现的错误。

(5)读音、字形、意义都相近出现的错误。

三、错别字的成因分析

产生错别字,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一)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导致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认知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学生在认字和写字的时候,往往对一些字形相似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致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

1、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不同:如未-末、己-已、处-外;

2、字的笔画相同,但位置不同:如上-下、干-土、庄-压;

3、字的结构相同,但位置不同:如陪一部。

(二)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而这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容易掩盖其他信息。

客观原因:

(一)错别字的出现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有关。

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笔画比较多,因此汉字难记难写,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相当高。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理解字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识字更复杂。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错别字的出现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

1、不求质量,只求数量。有些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经常是一个嘈杂的氛围,在得不到安静的状态下,他们往往容易养成做作业不专心或东张西望的坏习惯,手上在写,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所以在作业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词语写两遍,往往第二遍就会和第一遍不太一样,或者部首变了,又或者少了笔画了。这种粗心的现象和学生做作业时不仔细,做完不检查的不良习惯是脱不了关系的。

2、不求正确,只求速度。在书写时,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比“速度”的现象,不管是在默写时,还是在做作业时,有些学生会受好胜心的驱使,更出于想玩耍的诱惑,他们为赶时间匆匆动笔,无论是否对某些字暂时遗忘,也不能静下心认真回想,自然,错误就无法避免了。

(三)错别字的出现与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汉字的音形义全面掌握,那么它就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如果课堂上只是简单读读生字,没有重视生字的字形分析与字义的理解,对易混字、易错字的辨析不够,写字的时间大都不超过5分钟,那么就远远达不到学生熟练掌握生字的程度。

(四)错别字的出现与新课程要求的识字量的增加有关

大量的识字、写字任务集中在中、低年级。新课程一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就有些许难度。要识的生字缺乏有序性,大量生字是随文出现的,学生往往要先学合体字,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这就造成了识字的难度。到了二年级,不仅识字量加大,而且字的结构难度也加大。新课程提倡的“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带来的是学生阅读量和识字量的明显增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增加了字词混淆的机会,因此错别字的增加也是难免的。

(五)错别字的有效解决策略

(一)探析汉字背后的故事

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知形达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小学生深入、透彻的理解汉字本身的含义,在“达意”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知形”,从而对提高认字写字的学习效果,减少错别字现象。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只有正确的书写姿势,才能够使得小学生对于汉字形成正确的书写印象和肌肉记忆,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

其次,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这是大多数汉字都需要遵循的书写习惯,这种习惯并非个人习惯,而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整个中华民族凝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从而有效的减少错别字出现的几率。

(三)丰富识字教学的形式

对于小学生的特点而言,其天性使得他们更加喜欢和容易接受形式丰富、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而汉字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丰富识字教学的形式,加入更多趣味性元素。

四、结语

错别字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杜绝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有很多反复。如果要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病率”,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在具体方法策略上,语文老师还是要开动脑筋,多想点子,采用活泼丰富的教学形式,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纠错的主人;同时寻求各科老师的配合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好行为影响好行为,好习惯感染好习惯,好性格塑造好性格,才能让错别字“无处可逃”。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态度上认真,制度上严格,措施上有力,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文字一定会日益正确、纯洁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启智.从错别字反思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33.

[2]王洋.小学生第二学段错别字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杨乐荣.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46.

猜你喜欢
解决错别字类型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错别字先生
常见错别字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