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静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分别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作为四化中的基石,具有较高价值和影响力。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引领全面创新、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引领者的关键窗口期,是信息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激烈竞逐期,也是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新旧动能充分释放的协同迸发期,必须加强统筹谋划,主动顺应和引领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由此可见,身处信息化风起云涌的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内容传递的多元化,无疑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化技术发展为机关党建带来的新机遇
信息化技术在现实应用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现代网络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广泛的传播面、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并具有不断增强的互动性和强大的综合功能。放眼国际社会,国外很多政党在党建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如德国社民党提出家里“网络党”的主张,并积极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世界上网络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两大执政党竞相以政府工作的信息化作为上台的筹码之一来承诺于民众,以示自己高速的办事效率。因此,执政党的信息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
(一)信息化技术发展有利于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能力。党建工作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必须利用信息网络这个阵地,推动自身建设,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提升工作实效。今年,荣成水务将所有党员的基本信息录入灯塔-党建在线平台,纳入统一管理,每个党支部以及每名党员拥有自己的账户,方便知晓党员的流出与流进,实行党建工作智能化,增强了互动性和灵活性。每名党员关注了灯塔-党建在线公众号,任何党建信息只要在网上一发布,就会立刻显示出来,供党员阅览和使用,让所有党员进行资源共享,达到即时、广泛传播的目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平台不断丰富界面内容和形式,提高受众阅览兴趣,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络不断增强的综合功能,将逐渐实现党建工作自动化,党内生活多样化以及党员自我管理的自觉化。
(二)信息化技术发展有利于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党员活动范围拓展到网络虚拟空间,使得党员不再是单个的主体,而是团结向上的群体。尤其对于青年人,互联网具有异常强大的吸引力,已成为年轻党员获取知识、更新观念、社会交往、发表意见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通过学习强国、水务党员QQ群、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沟通技术,扩大了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迅速将党员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组织各类党建活动,极大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党建工作的成本,方便党员干部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倾听群众呼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信息化技术发展有利于增强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功能。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党建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識、参政议政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大幅度提高,对机关党建工作的舆论监督功能随之增强。近年来,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它的公开性、透明性、即时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和党群沟通渠道,有利于扩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并直接了解和监督党的活动,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反腐举报的热情,遏制不正之风,提高党组织团结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更好得监督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行使权力,实行党务公开,密切党群关系,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办事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信息化时代,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那样: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矛盾运动造成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依据一定的条件,矛盾的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如硬币的正与反,信息技术发展的两面性,使机关党建工作在机遇之中,也蕴含着无限大的“挑战”。
1、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西方一些霸权主义国家别有用心,利用自身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向我国输送渗透价值伦理,甚至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这就使我党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
除思想政治工作以外,党建工作的各类信息传递,也同样会出现层层传达繁复,落实速度滞后,总结归纳不及时,反馈改进不到位的缺失。面对信息化凶猛的浪潮,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的党建工作往往会面临“靠不上去,找不到位,插不上收,跟不上趟”的尴尬。
2、“重形不重质”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是党建网络平台的政治性很强,刚刚接触的党员将登录网站当做政治任务机械性被动完成,并未引起重视;二是网络的虚拟性质,容易导致党员活动的形式主义,有的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大龄化党员,无法接受网络的组织管理,信息收集渠道封闭,难以跟上信息化社会党建工作的步伐;三是党员流动性增加了组织管理工作的难度,人员流动、工作变动等增加了发展党员、开展活动的难度。
三、信息化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
推进机关党建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党组织不断净化网络信息化系统,建立舆情监测制度,打造专门网络人才队伍,切实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甄别、处理和上报。党组织要对网上舆情进行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网络舆情预警全覆盖,引导群众抵制西方错误的思潮入侵。加强党员素质培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信息化技术资源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开展网上监督,设立网上投诉箱,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宣传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受理-处置机制,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新型党员队伍,定期组织网络培训、党务办公平台学习等,激发广大党员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机关党员的综合素养,增强政治鉴别力和立场的坚定性。
(二)推进工作方法创新,完善信息化党建新阵地。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日常党务的办事效率。通过运用新媒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简化一些党务工作流程,将年轻党员培养成网络骨干,善于传播网民欢迎的语言,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网络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使在线交流更为便捷,可以开展“党建论坛”、“民主投票”、“廉政教育”等在线活动,广泛征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效。采取多种网络手段,上传视频、文件资料、法律法规等教育内容,丰富党员活动的多元化,推动电脑向手机延伸,利用微信的普及,带动党建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构筑和谐机关党建,营造团结向上的党群氛围。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将千千万万的党员聚集在一起,组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党建群体。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开展一对一的“网上谈话”模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交流与沟通,体现以人为本的机关文化。针对党员干部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讨论小组,改变过去的蜻蜓点水形式主义,进一步丰富党员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带动党员之间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实行面对面和键对键同时同步进行,形成思想的深入碰撞,行动上的实在效果,努力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机关党建氛围。党组织在发挥“推动发展、凝聚人心”的功能时,也不能忽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信息化建设,要推动党员自觉服务群众,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真正将学习到的先进文化和信息技术,转化为实际行动,密切联系群众,开辟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创造人人平等的良好党群氛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