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祥
【摘要】最近几年,网络让更多初中校园性侵案件频频暴露与人们视野中,校园性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关注。本文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分析校园性侵对学生及社会的危害,并对学校提出普遍建立性侵害预防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性侵害;预防机制
引言
由于学生心智好还未成熟,更容易轻易相信他人,导致学生更有可能成为被侵害对象,而学校的环境使得学生受到侵害后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花季少女如果成长历程中受到侵害是一生的噩梦,对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将产生不可磨灭的阴影。社会各界忽视初中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导致学生法律知识薄弱,使得学生法治观念薄弱。校园性侵害对受害者产生的潜在的伤害可能会侵蚀其一生,并危害及整个家庭和社会。
一、校园性侵害对学生的影响与危害
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期间,对性逐渐有了懵懂的认知,但却经常被学校和家长忽视对孩子的保护,对初中生来讲遭受性侵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是对受害者身心致命的残害,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患有抑郁等心理疾病。加上学生潜意识的思想观念里,社会言论使得那些被性侵的受害者饱受舆论压力,不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校园性侵犯案例中,一些反常现象再一次让受害者遭受心理压迫,家长害怕自己孩子暴露后对孩子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学校担心事情涉及到学校利益,“往下压”成为学校自保的做法,而这些行为会加剧掩盖事实的真相,间接推动了侵害的再次发生,造成更大的危伤害。
二、对教师定期培训,严格把控教师资质
教师对于全社会来讲是一个特殊而崇高的职业。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体系残缺,致使其选拔与聘用没有进行教师资质的全方位考量。对于获得教育专业技术资格的从业者来说,应该要求他们具备一个系统、严格的标准,并且还应当增加针对教师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全等方面的培养与考核,这样的培训与考核既是保障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一步,又是对教师保护学生安全的义务,是高校学生接受教育安全的必然结果。在对于教师进行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也就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视野,学校从来都是以学习知识,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教书育人使命。学校要指定校规校纪,强化对教师的管理,将学校的管理、老师活动、学生的服务等都纳入其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宣传教育与管理,切实强化老师队伍最为教书育人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建设,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各项安全与权益,努力创造一个温馨、文明、健康的就业和学习氛围。对于存在恶劣迹象的老师,一经查明,要予以严肃处理,及时进行清除,对于构成违法犯罪的,要坚定绳之以法,以逢机捉势,决不可养痈成患尤,决不可养疮成患。
三、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性侵害防护体系
针对我国中小学各类校园内性侵犯现象频频发生,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小学侵犯防护制度。从我们的家庭、学校及各界社会团体构建一个独特的立体教育网络,共同为了保护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努力,积极地预防被侵害的儿童性行为,保护被侵害的青少年合法利益,在相关的法律、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给予援助,对于那些不幸受害的学生,要保护好其隐私,避免事态扩大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自我创伤的束缚和困境,早日地恢复自己身心的健康。从一个家庭来说,家长一直都是孩子的主体和监护者,承担对孩子身心照顾。应试教育让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诉求,加剧孩子怕“惹麻烦”而原则委屈忍让的心理,家长要平复孩子这样的心理,平衡孩子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家长一定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把握青少年在整个成长阶段的生理、心智发展的特征,能够与孩子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在校处境。如果发现孩子在情绪波动频繁并出现异常,此刻家长要即使与孩子主动交流,送上温暖,给予孩子充分的信心,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在交流中谈出真挚的实情,告诉她们不是孩子的错,鼓励孩子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力,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開设性侵防御课程,树立学生安全意识
学校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强化学生法律意识与自我防御意识,学校组织开设性侵防御课程,学习的意义在于加强学生的安全防御意识,在教案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照片、素材导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教师可以将电视节目《法律讲堂》通过将生活素材树立学生法制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就中学生校园性事件应如何应对处置展开一场辩论赛,学生结合生活常识与查阅资料,获得解救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青少年案例,通过照片、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校园性侵应举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授课教师强调课程的重要性,避免教师授课时流于形式。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对于一些潜在的危险,要及时发现和排除。要建立起有效的求助机制,如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等,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结束语
健全校园性侵预防机制是学校区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重点关注,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视之为己任,发挥社会舆论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唤醒大众对保护青少年免遭性骚扰、性侵害方面的意识,校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宣传、预防到咨询、辅导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丁珊,张秋霞.儿童性侵犯的犯罪心理分析及防治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