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义虎
【摘要】后疫情时代,很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美术类专业和学生就业特点,针对毕业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旨在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完善学生培养和就业应对策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去向落实率。
【关键词】地方高校;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
在教育体系改革及教育内容完善中,地方高校美术生逐年增加,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专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部分美术类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会遇到工作职位选择性多及薪资差异较大的问题,这些现象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化发展需求。因此,在地方高校美术类教育中,在育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之后通过教育方法的完善及就业指导的创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增强专业技能和职场竞争力,稳步提升毕业类学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
一、地方高校美术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
根据地方高校美术生的基本特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初入职状况与前期预想存在较大差异。据当前统计的薪酬待遇来看,美术生初入职的薪资相对较低。以笔者在毕业生中所做的179条调查结果为例,26.40%毕业生的初始薪资在3000元一个月,24.20%毕业生的初始薪资在2000元一个月,18.50%的毕业生初始薪资仅为1000元一个月,和去年同期疫情之初薪资预期(约4500元)相差较大。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也因此受到了打击,高达42%的学生在入职后三个月内有换工作的意愿。第二,存在从事工作与专业契合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学生的就业情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对口问题,以179条调查结果为例,42.50%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但其中大多数为在线教育辅导老师或营销类岗位,20.10%的毕业生从事文化娱乐行业,11.20%的毕业生从事建筑行业,真正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学生并不多。因此,通过对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根据时代的发展现状及学生的就业情况,积极优化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案,创新就业指导措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提高地方高校美术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1]。
二、地方高校美术生就业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地方高校美术生的就业指导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第一,在素质教育中,需要根据美术生的特点,通过书本教学、课外教学及校内教学等内容的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探究环境,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交流及沟通能力,之后逐步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规划体系,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提供支持;第二,要认识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聚焦“五个思政”贯彻“三全育人”,通过人文课程、职业课程及专业课程等内容的融入,拓寬美术生的知识面,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
(二)落实职业规划教育内容
根据地方普通高校艺术生的人才培养现状,在学生的专业培养及职业规划中,教师要掌握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根据专业类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第一,对于在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定期开展职业规划及教育讲座等,结合专业类学生的特点,设置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方案,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美术生职业规划提供参考;第二,在职业教育指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之中,美术类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和竞赛,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按照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教育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认识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实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目的[3]。
(三)积极搭建创业实训平台
结合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学生在就业之后存在着薪资差异大、专业不对口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会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带来限制,也会降低学生的就业信心,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指导价值。因此,在地方普通艺术高校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中,教师要掌握实训平台设计的价值,在实际的教学引导中需要做到:第一,结合时代的发展及变化,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核心,通过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操作可能,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保障。第二,在美术类学生的就业指导中,教师应该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分析艺术市场对学生的职业化需求,之后按照行业的发展变化,与企业进行合作,如,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艺术创作竞赛、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并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美术类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4]。
三、结束语
总之,在地方高校美术生就业指导中,为了更好地扩展学生的就业途径,高校在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价值,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构建针对性的教育指导策略,通过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的规划及实践平台的设计等,拓宽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帮助地方高校美术生坚定就业信心,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立丽.从"艺考热"的视角谈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00(005):146-148.
[2]高洋.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前景综合分析——以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v.18(18):115-116.
[3]樊玫华,苗廷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初探--以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为例[J].求知导刊,2019,000(004):154-154.
[4]王瑾瑜.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毕业生为研究对象[J].戏剧之家,2020(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