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琴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运动指导护理在帕金森病病人的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人共100例,皆为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帕金森病人,把这些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50位病人。对照组的帕金森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恢复指导,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所接受护理方法基础上额外采用运动指导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通过不同的护理恢复指导后,对病人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对两组病人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后,发现实验组病人的疗效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开展研究。结论:由此可见,帕金森病人中,除对病人提供常规护理外,同时辅以运动指导护理,效果更好,病人满意度更高,适合推广。
关键词:运动指导护理;帕金森病;康复病人;运动功能;
帕金森,医学上称它为老年性疾病,因为它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虽然现在也有30多岁发病的年轻人,它的发病机制是因为人体中脑黑质细胞的减少导致的运动障碍和非运动障碍的综合症。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医学上把该病划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发病率高,但可以治疗。患都主要表现为手抖手颤,或者腿抖腿颤,部分病人表现为走路不稳等【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人,这100例帕金森病人的平均年龄大致分布在58-81岁之间,且其平均年龄为75.28岁,其女性病人37例,剩余为男性病人。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所有帕金森病病人的各项情况进行统一汇总登记,并细划分析,P>0.05,可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的帕金森病病人提供了一种常规的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实验组的帕金森病人在传统的康复护理基础上提供了运动指导护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指导病人进行头部的健康运动,病人采取端坐位,头部由中位的位置逐渐转为后俯再逐渐转为向前低头,均达到最大的幅度。之后回位,再从中位开始然后向左后、右后看,每次都达到最大幅度为止。每天做这几个头部动作10次【3】。2、由医生指导病人做脸部表情运动:指导病人皱眉到最大幅度,之后最大的力度展眉;指导病人用力睁眼,闭眼;为病人准备一面镜子练习面部的表情,包括微笑,大笑等。这套运动每天练习10次。3、指导病人进行四肢和手指的动作训练,病人取端坐位,双手向后背伸直相扣,之后最大幅度的向后伸坚持10秒。之后向前最大幅度的伸直,坚持10秒。该动作每天练习10次。4、让病人练习最高限度抬腿或者进行原地踏步,进行最大限度高抬腿的过程中应注意身体应处于直立的状态,尽可能的将步伐跨到最大,行走过程中保证上肢的协调摆动。
1.3观察指标
比较对这50例帕金森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后,比较这些帕金森病病人的运动能力恢复情况。
1.4統计学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涉及到的病人计数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可以进行研究。
2 结果
对50例帕金森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实验组病人护理效果更佳,病人运动改善情况更好,显示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符合统计学研究。详见表1:
3 讨论
帕金森的发病机制是因为人体中脑黑质细胞的减少导致的运动障碍和非运动障碍的综合症。而病人因为长期被疾病折磨,肢体活动不灵活,情绪不佳,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对病人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但对于该疾病的发展并没有良好的控制作用【4】。尤其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药物摄入量增大,效果减弱,让病人的心态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为病人提供适合的运动治疗更适合,指导病人做一些被动的运动,以此来刺激病人的运动神经,以便病人的运动神经元轴可以重新生长,建立新的中枢神经功能,尽可能地恢复病人的运动功能。尽早的让病人运动锻炼,让病人积极的参与到运动中来,加大病人每天肢体的活动量,加速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体内血液循环情况,更好的协助病人身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使用药物治疗帕金森,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运动指导护理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延缓病人的疾病进程。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宋洋.帕金森病康复过程中应用运动指导护理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2):161-163.
[2]丁丹.运动指导护理对帕金森病康复患者运动功能、精神症状的作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14):202.
[3]李红艳.运动指志护理对帕金森病康复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43):107.
[4]赵红梅.运动指志护理对帕金森病康复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036(003):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