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林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多的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们的身心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尤为重要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发展,构建趣味性体育课堂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们创造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堂,在体育课堂中促进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
趣味性教学是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创新教学形式的重要体现。趣味性教学在很多课程中都发挥出良好效果,将其应用与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构建趣味性的体育课堂,能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由的体育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成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是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提高体育老师教学能力
在趣味性教学中,小学生发挥的是教学的主体作用,而老师需要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趣味教学需要老师们来提高自身素质。由于小学生们年纪教学,活泼好动,在体育教学中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要想发挥趣味性教学的积极作用,老师就要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趣味性教学的真正意义,提高小学生们的参与力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趣味性教学能力,探究不同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促进趣味性教学的良好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老师要了解小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对小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对小学生有全面地了解,才能懂得小学生们需要什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可以安排一些相应的活动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堂中设置一些舞蹈、武术、街舞、跆拳道等形式的教学,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们从参与力度。此外,作为体育老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多了解小学生们喜欢什么,和时代发展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多融入符合时代发展内容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开始前,可以开展课前讨论,让小学生们聊一聊自己的喜好和对体育的认识,老师在根据小学生们的想法进行课程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小学生们的教学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健康成长。
2 创新教学形式,以游戏提高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容易被游戏所引导,如果他们完全安静下来并相应地学习,这种想法是较难实现的。因此,老师要在实际过程中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学生们的能力进行教学新时代创新,以小学生为课程设计中心,用创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力度。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构建一个有趣的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能力成长。以“接力赛跑”为例,如果老师只告诉小学生如何在接力教学过程中跑步,那么小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小学生产生抗拒和厭烦心理,这将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老师就可以通过玩游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以游戏的模式进行接力赛跑,让小学生们在跑步过程中传递词语,并在最后阶段检查学生们词语接力的结果。在这种博弈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成长。
3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体育一直被忽视,无论学生或家长认为体育学科不是主体性学科,也存在着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内容也不够完善,而创新理念也相对贫乏,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使得小学体育开展趣味性教学较为缓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以身作则,有效实施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小学生感受到体育教育的趣味性。以“绑腿跑”为例,如果老师只教给小学生基本的行动原则和方法,而不把他们付诸实践,就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以小学生为主要的教学活动主体,让小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比如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开展绑腿跑接力赛的小学生竞赛游戏,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监督和管理学生。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汉绑腿跑教学内容形式,也让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让小学生们通过互帮互助完成活动。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发挥空间,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实际过程中,老师要对趣味性教学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完善自身能力的创新教学形式的方法来为小学生带来更有趣味的体育课堂,为小学生营造更为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健康成长,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