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合理应用BIM技术,合理发挥出BIM技术应用价值与优势,有效提升轨道交通工程整体建设安全性与可行性。本文对其技术应用简要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轨道交通工程;实际应用
引言:
鉴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为保证工程一次性完工交付,主动规避施工安全隐患与事故。开发企业可引入BIM技术,基于BIM技术支持,完成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并对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与全周期运行控制,实现轨道交通工程预期建设运行的社会效益。
一、BIM技术应用原则
(一)信息有效傳递原则
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应用时,为满足设计方、施工方、运营方的不同工作诉求,必须保证各项信息得到有效传递,不可出现信息孤岛问题。鉴于目前软件应用的局限性,无法使得BIM技完成贯彻到各个项目开发环节,可能会影响到工程建设。为此,在BIM技术实际应用时,应当遵循信息有效传递原则,才可发挥出BIM技术应用优势。
(二)限定性原则
由于轨道交通工程涉及到非常多的学科与专业,且不同项目开发中对BIM技术的应用需求不同。为充分发挥出BIM技术应用优势与价值,应当基于轨道工程的分项目,开展分专业、分类型的限定应用,才可保证轨道工程建设可行性[1]。
(三)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BIM技术实际应用时,需遵循现实可操作性原则。因为在技术实际应用时,将受到软件与硬件的直接约束,如模型的深度受软件技术约束、硬件设施限制。为契合轨道交通工程的开发要求,应当配置合适的硬件与软件系统,以保证工程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避免由于技术条件约束,增加后续工程建设开发难度。
二、BIM技术应用探讨
(一)工程前期规划
在工程前期规划时,应当合理应用BIM技术,构建轨道交通工程的预先设计蓝图,进而对蓝图进行细化,如大车站、小车站、各项配套工程、运营安全保障、消防保障等,充分发挥出工程前期规范筹办工作的效能。
(二)BIM协同性
在BIM技术的协同性功能支持下,可使得多家单位对共同参建的项目进行协同交流,细化对应项目的建设工序与流程,保证多个工种可同时施工建设,且互不影响,保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三)BIM可视化
在BIM可视化功能体现时,可实现对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区域复杂管线进行细化放大,便于各方单位进行直接观看,了解工程设计的意图,并开展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在可视化技术支持下,可针对轨道交通工程中,大量隐蔽性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四)自动碰撞检测
自动碰撞设计工作,作为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核心,可及时发现很多可规避的设计问题,提高工程建设开发可行性与安全性。鉴于自动碰撞检测工作开展量较大,且轨道交通的管线异常复杂,若没有三维空间立体模型的有效支持,很难直观地反馈出区域内管线的自动碰撞检测实际情况,无法保证后续工程建设整体安全性。
通过建构三维空间立体模型,可展示出轨道交通工程区域内的管线分布实际情况,在可视化的三维自动碰撞检测下,可及时发现设计不足与问题,并根据自动碰撞检测数据信息,对后续设计方案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2]。
(五)设计优化
在自动碰撞检测工作开展时,则需要基于BIM技术模型分析出的数据信息,对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完善。鉴于BIM技术支持建构的三维立体模型具有自动化计算功能,可根据设计方案的细微调整,快速计算出对应项目的变化,并显示出设计变动的区域,便于设计人员进行前后比较分析,了解设计中的思路偏差,以及计算的误差。
在实际设计优化工作开展时,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对相关项目开展线上多方交流探讨,保证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运营方等单位主要人员的参与,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出BIM技术应用优势与价值,为后续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铺垫安全基石。
(六)精细化施工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正式开发建设时,由于施工周期长、参建单位多、施工分序明显、不可预见性因素多,给施工管理协调带来一定难度。为此,通过合理应用BIM技术,实现对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协调。基于BIM技术模型开展技术交底,可使得施工方对设计图纸深入解读,增强施工建设的预见性,为后续的精细化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在BIM技术模型的协同性与可视化支持下,可对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复杂空间进行工序统筹规划,避免施工现场进行反复拆卸问题的出现,影响到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在精细化与动态化的施工管理工作开展下,可及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变化,对施工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轨道工程整体建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笔者认为,在轨道交通工程开发建设阶段,通过合理应用BIM技术,可使得工程建设成本与进度得到科学控制管理,实现轨道交通工程预期开发建设目标[3]。
(七)全周期运营管理
在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投入运行时,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可对各类信息进行抽取整理,并建构专项的运营模型、工程资料管理系统,实现对轨道系统的运营管理,及时查询工程建设资料、相关资产、维修记录等,有效提高了轨道系统的整体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全生命周期运行管理时,可围绕轨道交通系统,建构列车维修、运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分析模型,便于运营企业进行全方位决策管理,提高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智能化与安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说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新时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难度更大,为保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笔者建议科学应用BIM技术,主动规避建造风险,为民众建设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工程。
参考文献:
[1]白泽旭,马清明,赵志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的管理模式探析——基于青岛地铁集团实践经验[J].建筑经济,2020,41(12):79-82.
[2]苏立勇,周轶,张志伟,路清泉.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构想与实践——以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一期工程为例[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40(10):1399-1407.
[3]郭泽阔,杨亮,石林.BI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扶梯、站台门专业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10):235-236.
作者简介:
姓名:孙巍,出生年月:1988年10月,性别:女,籍贯:江苏建湖,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