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提高课堂新教学有效性

2021-09-10 07:22:44段洪伟
红豆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课堂创新能力

段洪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让小学数学教育目标更加人性化。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便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组织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让学生形成数感、空间感等多种数学能力。开发小学数学新教学的有效方法,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中加大探究力度。

【关键词】新课堂;教学;创新;学生;能力

前言: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新知识的引出和新旧知识的结合。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组合,让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具有应用性,促进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和教育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创新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新教学有效性

构建生活情境,对于课堂氛围的优化有积极意义。在新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数学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形成。利用课堂时间灌输数学学科知识,致使小学生成为记忆的机器与做题的机器。部分教师认为做题便是在应用,但为了让学生获得较高的成绩,教师会要求学生对题目加以分类,记忆每一种类型题目的解题套路,扭曲了小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观念。用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与数学现象辨别能力。在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生个人数学学习乐趣的丰富以及数学学习成就感的提升。

像在学习“比多少”这样的基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小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来创设课堂情境。在个人生活中,学生经常会听到“把多的那一堆苹果拿过来,哪一箱里牛奶多,你就喝哪一箱的”这样的问题或者指示。这些生活现象中,都有“比多少”这样的概念。教师将生活中的小场景引入到课堂中,能够拉近小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减小理解难度,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在学习“读数、写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收集生活中的数字,每人画一个生活场景,尽可能多的、合理的展示出这个场景中的数字。像卧室场景中,会有钟表、闹钟、课程表、笔记本等一系列数字。让学生们将自己所画的数字场景张贴在黑板上,大家在写数之后一起练习读数,有利于数学学习内容魅力的散发,促进当代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活跃化。

二、利用趣味提问,提高课堂新教学有效性

课堂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的死板之处就是缺少课堂互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主体性强,生生互动很少存在,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将课堂互动,视为提高课堂新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不仅能够转变数学课堂教学风格,还能让学生的学习从听变成讨论,从接受变成探究。

教师的提高,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出发点。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且头脑快速运转,思考对应答案。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用趣味化的提问帮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主动表现自己,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像在学习“几分之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口头描述的方式,提出趣味化的问题。如“小老鼠们把一块奶酪平均分成8块,先给了鼠妈妈一块,那是给了鼠妈妈几分之几呢?”这样的问题,好过于“一块奶酪平均分成8块,1块是几分之几?”的問法。教师只需要根据个人对班级内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把控,对普通的数学问题加以修正,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促进课堂氛围的转变。在新教学背景下,多创新,多尝试,给学生更多趣味,带去更多快乐,才能促进小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新教学有效性

课堂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动起来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操作中快速融入到数学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纪,实践活动是玩与动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手脑并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像在讲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七巧板,带领学生拼一个统一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到组合图形就是由多个简单图形组合在一起的,便能够联想到将多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分别求出来,再加在一起的面积计算方式。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根据自己的喜好,拼出一个漂亮的组合图形。两人互换位置,通过测量等方式,求出对方所拼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用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多操作,多实践,多应用,才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又如在学习有关于正方体、长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画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展开图,裁剪、粘贴,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立体图形。在制作过程中,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具体性质,完成基础知识的获取任务,提高学习内容的形象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积极利用新方法和新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现象,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多样化的途径,丰富个人数学学科综合知识。积极创新,成为有风格的数学教师,获得学生的喜爱,是新教学背景下的必要选择。

参考文献:

[1]戚发旺.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科学咨询,2021(24):12-13.

[2]杨志芳.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1(6):92-93.

[3]郭丽羡.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1(1):65-66.

[4]林庆恒.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7):93.

猜你喜欢
新课堂创新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研究
浅谈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