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点科目之一,兼备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程具备思想和情感内涵,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且健康的情感,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更能彻底地贯彻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學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小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这也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能轻视的教育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课程中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心理需求构建适宜的教学环境,合理处理情感与认知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意志,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需要坚持以情景交融为前提,遵循赞美为主、以人为本、按部就班的原则,以情感体现作为教育的方式。
第一,课文情景再现。与常规的小学语文教育不同,情感教育艺术性更强,它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小学生建立一个能够畅通传递情感的通道。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巧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情景,而且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或技术将教材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将学生的情感融入情景中,深刻获取情感体验,实现实践感悟与情感感悟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例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对于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相应情境:月亮在松树林之间洒下月光,潺潺泉水流经山间小石,大自然一片宁静。对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还原诗中场景:诗人王维正在享受山间宁静的时候,忽然听到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方才知道是姑娘们刚刚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她们有说有笑。学生通过这些画面,感受到秋天的美景,体会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更加感叹祖国山水柔美,从而实现情感教育。
第二,深入挖掘教材。小学教材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为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不仅需要研究和学习语文教材,而且需要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课文《落花生》的时候,教师除了讲解课文本身的知识点,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文中的父亲会赞扬花生?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突破课本表面,进入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学习到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高尚品德,让学生明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只求有益于社会而不为名利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联系生活。小学生的感情往往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将教材内容中所展现的情感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和回顾自己的生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切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鸣。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情感教育延伸至每个学生课外的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丰富他们生活中的情感世界,扩展了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范畴。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的《爸爸和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教师可以布置有关父母的课后任务,让学生更加理解父母,体会深厚无私的父爱母爱,从而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点科目之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绝对性。此外,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上的互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治愈学生情感的良药。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而且利于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石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