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89
社会性是指生物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
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认识到自我,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开始学习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开始尝试与他人合作、共享……所有这些都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表现。《指南》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开展有效的社会领域集中教育活动,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课题。
集中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是用于支持、激发、引导和促进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成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面对大班额教学,集中教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活动形式。
有效的集中教育活动指的是师幼共同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化的过程促进幼儿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整合、协调,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如何才能设计并开展有效的集中教育活动呢?
一、从选材来看。
好的选材,肯定能为我们的集教活动增添光彩。与孩子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活动那么多,如何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活动呢?
1.读懂孩子。教师要熟悉孩子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年龄、身心、社会性发展需要,尊重孩子的认知特点。
2.读懂指南,把握社会领域的核心经验。纵览《指南》社会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可梳理出五条核心经验: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归属感。
3.读懂社会需要。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我们需要摘选与当今社会现实紧密相关,有教育价值的活动。
二、从活动设计来看。
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应包含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几大方面。
(一)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促进幼儿身心整体发展的角度制定目标。
2.紧扣社会活动的核心经验。
3.科学表述集中教学活动目标。
(二)明确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本次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难点:幼儿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除了教具准备和空间准备,更应该充分的了解孩子,做好经验准备。
(四)活动过程
有效的活动过程设计一定要体现科学儿童观、学习观,教师要从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为出发点,重视幼儿的思维活动。教各环节要循序渐进,为达成活动目标服务。活动预设一定要充分,尽可能的将活动中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做好应对之策。
(五)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学程序是否体现了循序渐进,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整体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
3.关键提问是否起到引导作用?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
4.总结语是否起到提炼作用?是否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表述是否恰当?
5.核心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等时间是否足够?
6.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7.材料、场地是否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宜、更简便的其他材料?
三、从师幼互动(提问)来看。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是沟通教师、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师的提问对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提问不注意方式方法,就有可能导向与自己初衷相悖的方向。
从幼儿的学习方式入手,我提炼出以下几种提问形式及相关策略。
1.承上启下式。在设计问题时,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
2.创设情景式。教师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让孩子大胆、独立思考,得到答案。
3.开放讨论式。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幼儿不能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是要激发幼儿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萌发创新思维。
4.情感迁移式。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迁移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
5.观察启发式。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得到问题的答案。
6.设疑追问式。当遇到困惑,或对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时,我们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把问题重新抛回给孩子。
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有哪些呢?
1.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按层次提问,适时追问。
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问题的难度要适宜,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接受能力强的幼儿可合理“提高”,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对接受能力一般的幼儿可逐步“升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相对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可适当“降低”,以帮助其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并适时地对他们追问,使孩子的思维性更积极。
2.提问要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关。
教师在设計一节活动时,不仅要准备内容及问题,更重要的是孩子也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准备。在设计提问时要首先考虑把内容与孩子经验有效结合起来。
3.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要足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还能给幼儿一定的启示。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有效引导幼儿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思考。
4.提问应延长“等待时间”。
教师提出问题,尤其是一些需要让孩子去理解、去思考、去想象的问题。要给孩子预留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才能得到自己的独立见解。
5.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
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由于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要理解故事,而且要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6.提问反馈要及时。
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你说的很棒”“你真聪明”等夸奖孩子的话语,这样的话语一直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就显得太笼统了。表扬孩子,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真正起到表扬的目的。
总之,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次活动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要求我们把握适当的度,以启发幼儿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艺术为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出提问的有效性,真正地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轻松而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使孩子的思维和身心健康得到真正的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想设计开展有效的社会领域集中教育活动。老师除了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建设。我们要明白,集中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场不完美的艺术。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与孩子共成长!
重庆市开州区云枫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