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24
文言文教学占初中语文教学的很大一部分,认真抓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必做的事。要抓好初中文言文教学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掌握了正确、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有效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目标要求,确立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向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蘊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所以,文言文教学要以传承文明、提升中学生的人格为方向。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应以文言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目标。同时,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从师生角色换位的教学思想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就会随时闪现学生“金子”似闪闪发光的思想。课堂教学的思想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学生比原先收获得更多、更深刻。而这一切在强大的网络信息支持下变得可能,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拥有巨大的信息储备库,也就有了与教师对话的可能;学生有了与教师对话的可能,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将会有精彩纷呈的教学新天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把文言文抓好。
文言文教学的显性目标就是把文言文当作“语言工具”来教。读懂古文,就是读懂古人的语言。正如掌握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与外国人交往,学习文言文就是学会与古人“交际”,从古书中读出“东西”:读出历史故事来,读出人情世故来,读出社会百态来……所以,读文言文就是读懂古人的“书面语”。做大量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读文言文,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这将对教学是一大帮助。
二、认真研究文言文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文言文蕴含古代优美的语言氛围和精美的故事情节。我们要认真备课,通过各种方式掌握每篇文言文所含的各种精华和趣味,让学生学后回味无穷,以带动其主动去学习文言文。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让学生觉得文言文课堂有趣
文言文凝聚着深厚的民族精髓,不像现代文那样,让学生读起来流畅上口,通晓其意。所以教师备课时就要抓住细节,运用各种方式把教学内容处理得有血有肉,解决知识枯燥的问题,达到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的效果。
例如,讲《鸿门宴》教师可以先从刘邦的一些轶事讲起,然后再讲一些征战沙场的故事。选取跟课文有联系的,能跟课文中体现的人物性格特点紧密相关的故事,把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印象中树立起来,让学生对人物感兴趣进而渴望知道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具体故事。在学生都提了兴趣的时候,故事可不能一口气讲完,要懂得吊学生的胃口,故事只能讲到课文的相关内容。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刻板地老套地逐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要把课文中的句子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念出来,再试着用生动的、行神兼具的语言来讲述。要使学生觉得原来古文这么有意思。看到学生都挺入迷的时候要及时地给学生灌输文言文简洁明了、表意深刻的优势。把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讲述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把课文以后的故事展开点讲。例如补充讲述一下最后刘邦得到天下而项羽垓下自刎了,从这样的结局来验证课文中亚父范增的话: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
文言文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陌生的语言,它离我们这个年代太遥远,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非常少,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知识面窄,对于文言文就觉得生涩难懂,毫无兴趣。加上有的教师在教文言文时,一开始就讲文言文的字、词、句,让学生朗读,背诵默写,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造成长期以来文言教学一直存在用时多、进度慢、成绩差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毫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用表演、歌曲、网络等等,让孩子好学乐学。如在讲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我先给学生唱这首歌,在讲文言记叙文时,我先把原文改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我还把课文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这样设计的课堂,学生就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掌握知识点的效果要比直接讲解术语好。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轻松地学到了文言文知识。
3.教师应该不断“充电”,以教学魅力征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教好文言文,教师就需要不断“充电”,既要认真学好《古代汉语》.《古代文选》等专业课程,也要努力学好相关知识。以专业课来讲,教师的古代汉语知识至少要过关,同时,还要背诵大量的古代散文,古代诗词,也要深入钻研演讲技巧和教学语言艺术。从相关知识来讲,因为“文史不分家”。而且古代散文很多就是历史散文。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读一读《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当然,教师“充电”还应该包括向节目主持人学习,上网学习或是各种报刊学习等等。如果教师对古代名句、典故或是轶闻趣事等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地运用,学生还会不喜欢你的语文课吗?还会对文言文学习兴趣全无吗?如果教师语文功底深厚,教学魅力无穷,怎么会打动不了学生,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对课本里的文言文能一篇又一篇地流畅背诵,就会激起学生诵读的欲望。
总之,文言文由于比较生涩难懂,大部分学生毫无兴趣。所以我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途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文言文。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探索进取,给自己“充电”,以期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长春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云南省富宁县板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