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莲 曲常军
摘要:为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理念教学的有效融合,深入发掘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探析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推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的发展,助力课程思政有效开展。
关键词:辅导员;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思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当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教学内容重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长期以来存在“各行其是”“不闻不问”“互不往来”的现状,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与专业课不能形成互联互通,相互启发的认知机制,如何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发挥1+1>2的效果,使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课程效果最大化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新课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手段又是一种教育过程,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专业课程的建设规律,还要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是基本要求,形成协同效应是同向同行的目标指向,同向同行并非指将思想政治理论机械灌输至专业课堂中,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最终在学习中既提高了专业水平,又提高了思维认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修养、有品质的青年大学生。[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科,涉猎学科广泛,例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等。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学生往往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时代眼光、活跃的创新思维、继往开来的创造能力。因此,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中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一维型和多维型思维,,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专业课程讲解中正确的引导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应该以整体性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真正的学懂弄通做实才能真正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所以在课程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无不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高度、远度。
二、新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高等教育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政治思想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的时代背景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3]最初,环境艺术设计关注陈设、布置和装修,现今关注点延伸到室内外空间的整体设计及区域环境整体设计等内容,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设计实践能力、项目策划能力、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能在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或者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者教学、研究等工作。[4]根据以上专业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基于课程思政的角度讲,涉及优化及改革的面非常广,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课程”功底还要有过硬的“思政”学识,对惯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改革创新,以提高总体的教学效果,相关教师必须深刻掌握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并进行不断改革创新,再更新中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同时立足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中心课题,对所包含的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设计进行统筹规划,以便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时效性。
(一)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学实践的主体,课程思政的根本之道在于仅仅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从顶层设计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要有正确的课程思政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来引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发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课程设计中存在的欠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事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事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做环境空间的工程师更要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艺术追求自由的社会实践,因而部分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从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一种自由、无拘无束、无所束缚的自主性特点。在这里首先专业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这正是所谓的教育者先受教育,环境艺术设计教师要勤学善思笃行,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和相关知识有所认识,只有真正的将“初心”和“使命”内化于 心,才能在课堂上外化于行。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其专业招生一般为艺考生,所以在“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上要根据艺术生的特点来“量体裁衣”,进而因材施教。其一,研究学生特点,把握艺术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学生对专业课程以及“思政”的态度,思考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行为特征的易于被接受的课程内容。艺术生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易感性,行为自我,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管理策略。其二,研究和设计教学目的。首先完善专业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力度,以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厚植爱国情怀,实现专业教师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的深入,为实现专业与思政有机融合的课堂效果做好铺垫。另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目的,既从顶层设计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师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融合起来就是培养明大德、有公德、严私德的高级专门人才。例如《家具设计》这门课程,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指导,在深入认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对家具设计程序进行正确理解和大框架合理建构,在认识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再认识,在理论与实践反复学习的基础设计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家具作品。其三,研究与设计教学内容。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潜心研究课程内容,深度挖掘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价值取向及塑人因子,最后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对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人才。例如在讲解中国家具文化发展史的过程中,根绝课程特色,将深受儒、道影响的文化元素提炼出来,合理嵌入到课堂讨论中,循序渐进,由远及近,映射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既“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仁义礼智信”的五常美德,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进行了主流价值引领,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其四,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出能充分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精细和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将主客观评价指标贯穿于结果、过程、动态等评价方式中,以完善教学质量,提高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将课程思政工作贯穿于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启动“专业思维”与“思政思维”有序交织的新引擎,才能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缪艺.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D].江苏大学,2019.
[2]杨新颖.新时代高职院校“一核三环”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探索[D].教育现代化,2019.
[3]李珍林;陈文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J].职业,2017
[4]傅祎.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D].中央美术學院,2013.
[5]习静.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D].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2015.
作者简介:
王新莲(1989.7-)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山东女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设计学,思政。
曲常军(1979.12-)男,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山东女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