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彦哲 乔松
摘要:近年来电子护具在体育竞技比赛中得到广泛应用,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及文化传承,依然采用人工裁判。文章基于某企业的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市场调研,总结了搏击类武术比赛用品市场消费驱动与消费障碍,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武术,比赛用品,市场调查分析,研究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兴趣爱好正在往越来越宽的方向走,越来越多的相对小众的运动被越来越发掘并进入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武术散打运动就是其中之一,散打的过程中运动员们会穿戴好护具用以防止自己和对手受伤,但是传统护具应用时的效果经常不是那么理想,因此再散打运动中运用电子护具成为了业界相对于传统护具更加理想的选择。例如:使用电子护具这个观点的首次提出在18界亚锦赛由亚洲跆拳道联合会决定,不久后,于2009年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因电子护具的影响对当时的跆拳道比赛规则进行了修改,同年5月的大型比赛中就使用了电子护具,以及10月份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也使用了电子护具,并一步步进入国际视野。然而中国的搏击类比赛例如散打、长兵、短兵,而目前中国搏击类比赛的计分由于比赛规则灵活多样性及判罚得分的方式较多,所以都是由人工裁判计分的,通过多年的直面全国比赛的结果表明,目前人工裁判的计分是由边裁根据场上裁判的动作以及言语,进行认为的分析,主观的进行打分。但是人工裁判的运用常常会出现因为裁判的问题导致比赛不公平,或者裁判也无法判断选手得分的情况出现。这是制约中国武术,散打类项目不能进入国际比赛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以充分满足企业拓宽市场需求为调查目标,在了解企业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调研需求的基础上,設计了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消费驱动与障碍预调查问卷,对该行业协会、消费者、比赛裁判员及相关生产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访谈与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小组焦点座谈会了解到行业协会的产品需求,技术需求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各个行业分会,了解对这类产品需求的产品特征,及相应的目标市场状况;在分析处理预调查收集的问卷,结合调研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课题组对预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正与完善,并制作出正式问卷。
正式问卷采用传统纸质问卷和网络发放两形式,收集问卷时间为2个月,共收集978份有效问卷,其中纸质问卷发放150份,回收139份,有效问卷134份;网络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82份,有效问卷844份。对收集后的数据,本课题组采用SPSS22.0、AMOS软件及交叉分析、回归分析、独立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建立了一个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搏击类武术比赛用品市场消费驱动与障碍的综合分析模型。
3.数据分析
经过建模与数据分析后,本课题组得出如下调查结果:
1)感应芯片计分准确,护具对运动员损伤小和减少裁判及一些人为的因素是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主要消费驱动。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搏击类武术比赛用品的消费驱动因主要为感应芯片计分准确,对运动员损伤小和和比赛中裁判的人为因素。其中64.73%的被调查者看中电子护具的整体式流体压力传感器(已申请专利),精准的将比赛过程中相互击打对方护具产生的压力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与变换无线传送到上位机进行比分的计算。可以说明精准的比赛计分是消费者购买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最大驱动因素。电子护具轻盈、较为柔软、不影响比赛过程中的动作也是人们比较看中的地方,选择人数比例为58.14%。此外,电子护具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赛场上裁判员的数量及比赛中裁判的人为因素也是消费驱动因素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和运动普及率不够广泛是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最主要的消费障碍。
调查研究发现,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市场消费障碍与多种因素,包括中国的搏击类比赛比如散打、长兵、短兵这些竞技类运动的普及率不高,比赛用品的准入机制对新产品的推广也处于不利之地,另外新产品知名度不高、使用的习惯问题等。其中认为不会此类运动造成消费障碍占总体的22.48%(调研的人群为各类武术或跆拳道会馆或行业协会),认为是新产品还得学习适应新护具的使用,费事费力的消费障碍的比例同样很多为16.67%。这说明,普及不够广泛和新产品的实用性是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最主要的消费障碍。
4.研究结论
课题组分析被调查人群购买搏击类比赛用品时的影响因素时,得出影响被调查人群购买搏击类比赛用品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品牌、价格、是否为行业指定,比赛用品舒适度等,其中对运动员的保护及比赛电子计分的精准度的关注程度极为不足。这从某一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武术比赛用品使用效用方面的防护意识不足,国人在比赛中更注重按照行业规定获得计分而忽略了散打、长短兵比赛判罚得分的方式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而制约中国武术搏击类项目的发展,限制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走进奥运。
通过调查我国对武术搏击类竞技项目的认知情况,了解搏击类比赛用品的市场消费驱动与障碍的多种影响因素,为相关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的科学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并对该企业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营销与推广方案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对相关企业确立正确的战略目标,精准制定营销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报告的结论对国人乃至世界的武术搏击类比赛用品的选择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对完善中国式搏击类比赛中成熟电子护具的实际应用、智能裁判系统的研发,进而提高武术搏击类竞技项目在国民普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护具存在的问题
[1]贺伟,雷挺等.搏击类电子护具用测力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4(10):1382-1386.
[2]马强,邢智.电子护具对跆拳道项目的影响研究[J].电子测试,2013(9):205-206.
[3]顾杰,尹洪攀.跆拳道运用电子护具下散打对电子护具运用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2016(第6卷)第33期,35-38.
[4]李世宏,李卓嘉等.武术散打使用电子护具的价值取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第10卷):23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