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让大型建筑数量明显增加,而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约为1/3,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能够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因此需要通过各类手段来降低建筑能耗,一方面节约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在城镇总面积所占比例较低,但总能耗却占比惊人。从这一角度来看,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在于环保和节能需要以持续绿色发展为理念,践行节能减排要求进一步深化节能管理措施。
关键词:办公楼;设施设备;节能管理
0.引言
节能环保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办公楼设施设备管理的关键内容。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和政策支持,在各项节能改造工程当中人们往往会着眼于建筑内部的设备升级和技术改进,却忽视了设备用户端的节能空间要求。对此我们需要从电气系统,空调系统和水系统等多个方面阐述设备节能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办公楼设施设备节能管理与能耗
1.1 节能管理的现实作用
节能减排是现代文明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在,在国家绿色节能和舒适环保办公环境的要求之下,各类办公楼在建筑结构和功能上需要作出改进和优化,在进行降低能耗的理念下推进管理效率和节能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建设,从而带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到建筑物的设备管控工程当中,给节能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而办公楼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办公楼的能耗来源非常多样化,无论是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还是动力设备系统等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能耗,虽然这些系统能耗较大,但也具有节能潜力,针对性对各设备进行管理优化,能够进一步突出节能效果,实现人性化服务,完成设备运行的高效管理。
1.2 节能管理的具体特征
在办公楼的照明系统或给排水系统当中,需要强调设备效能最大化,并突出设备运行时的综合效率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行。由于节能管理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基于现阶段的社会环保理念和先进的智能管理技术,强调对各項设施设备的管控和监督,优化设备运行时的使用环境。具体来看,一方面要重点提升服务质量,基于不同的时间段调整系统的运行体系,另一方面则要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性和管控要求构建系统化的管理架构。各项系统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优化现有的节能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节能管理效率,将现代管理的各项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构建网络架构的基本框架,负责各个系统和各个设备的集成化管理[1]。
2.办公楼设施设备节能管理措施
2.1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在现代建筑结构体系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电气系统的子系统较多,节能控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电气系统的节能效果。现阶段办公楼电路规模较大,电路损耗较高,线路安装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到线路的长度要求,同时还要优化导线选择采用电阻率更低的导向与更高的横截面,目的在于降低电流损耗并降低阻值。
在照明系统方面,由于照明系统的能耗在整个办公楼设施设备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在确保基本照明的前提下,要降低电能的损耗和过度浪费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完成远程控制和本地控制的两大功能需求。例如办公楼当中有忘记关灯的情况时,就可以在本地控制当中完成科学调节,强化用电照明管理杜绝浪费。采用节能技术来实现电梯子系统节能,将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优势进一步发挥,降低运行环节的损耗和办公环节的电能消耗。
2.2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节能管理要求应基于空调设计和冷负荷的合理程度来确定,室外新风冷负荷,空调房冷负荷和系统冷负荷三个组成部分,基于不同的时间段要求和影响因素,科学设定空调运行标准。另外还要基于办公环境和季节等因素展开综合考量,尽量控制电力负荷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要求均衡现有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例如暖通空调负荷不均衡时,可使用冰蓄冷冻空调技术来确保空调的稳定运行。夏季一般房间温度保持在26℃以上,湿度控制在40%~70%特定,房间温度可控制在24℃以上湿度降低至65%;冬季房间温度保持在20℃,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而走廊和过道的温度可适当降低。
2.3 水系统
水系统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是进行变频控制,另一方面是进行节流降压。变频控制主要指的是在水系统当中对高峰期和低谷期的用水量进行综合调节,从而满足用水需求减少浪费情况。而水泵压力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水流对于管路和阀门的冲击能够有效降低,从而控制损耗。而节流降压则是在给排水过程当中降低水资源浪费,例如配水电静水压在0.15Mpa之上时水龙头出水量会明显增加,此时可通过节流降压的方式适当降低水龙头出水量减少过度用水行为[2]。
3.办公楼系统节能控制策略设计——以用电节能为例
为了降低办公建筑室内用电设备和其他设备的消耗量,我们会在设备端和用户端采取各项节能控制措施,依据室内的动态环境参数和办公实际要求,对照明、灯具、空调和其他用电设备等进行综合节能调节。整个系统采取C语言软件编程的方法来实现主程序设计和控制策略程序设计依照整体方案来进行调整。当系统处于预定工作模式之时,可根据设备作息时间对节能控制方案进行设置,依据判定信息和控制策略要求对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设备或其他照明设备的末端节能管控。这里所指的工作时阶段,按照国家规定为非法定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早晨7:30至夜间18:30,系统运行工作模式当中的上班供电时间段选取为7:00~19:00。
3.1 照明设备节能控制
照明设备节能控制主要指的是室内的照明系统,长期以来,照明系统在末端的节能措施和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被忽视,而我们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策略应遵循的原则是,在确保足够的照明质量和数量层次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约照明用电,也就是说要在能够满足办公区域照明要求后,进一步采用更加高效和节能的照明电器附件和智能照明控制措施,包括红外控制开关和超声波控制开关等。从这一角度来看,照明系统的节能措施可以针对设备端进行综合优化,在工作时间段内,电器线路处于正常供电模式,加班状态下,则临时进行开启和供电假期模式,假期状态下则照明系统中的所有设备采取断电动作。
3.2 办公设备节能控制
办公设备指的是办公楼内的电脑、复印机等相关的设备,这些设备主要由建筑楼层的电气动力插座进行供电后使用,某些公共设备在非办公状态下仍然处于工作或待机状态,电能耗费情况比较明显,因此系统将对整个办公设备控制策略作出调整,在系统控制模式之下,将办公设备划分为三种类型。上班模式之下,系统根据作息时间标准对设备用电进行控制,加班模式下选择延时关闭,或临时开启满足实际办公需求,假期模式则关闭所有设备用电。这一方面和照明设备节能控制保持相同标准[3]。
3.3 空调设备节能控制
空调设备节能控制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集中式空调和分散式空调两种类型,而高层办公楼中一般使用的是分散式空调系统,所以末端节能控制就成为了其节能控制工作环节的重点内容,而空调系统也是节能潛力最大的组成部分。由于当前运行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很多空调在使用季节当中处于24小时全天运行状态,如果能够对现有的空调系统进行定时启停控制,那么可以有效降低年度用电量节约建筑物的电能消耗成本,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按照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大厅和过道的夏季室内外温差温度不得在10℃以上,所以在室内环境能够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温度控制标准就能极大提升节能效果[4]。另外,空调系统本身具有的热惯性使得提前停止空调系统和间歇性运行方式,能够缩短空调运行时间,从侧面来说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综合来看,室内有人且温度在28℃以上允许空调设备开启运行,当室内温度低于26℃时关闭空调设备,加班模式则临时进行启停,则能够有效地保证空调设备节能控制的效果。
4.结语
办公楼节能管理构建应充分满足节能工作的现实要求,根据现有设施设备的重点对电气系统、空调系统和水系统等综合展开管理规划,一方面深化现有的节能管理制度建设,另一方面确保整个建筑功能达到相应标准。
参考文献
[1]陈凯.节能理念在办公楼设备控制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J].今日自动化,2019(1):20-22.
[2]何松,陈斯,季英波,等.济南地区某办公楼能耗模拟与节能研究[J].区域供热,2020(02):127-131.
[3]陈毅俊.基于物联网的商业办公楼物业管理节能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9(10):329.
[4]吴佳蕾.某大型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节能措施探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38(0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