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6月24日下午,以“非遗+廉洁”为创作思路,用“指尖”传递廉洁文化的吴中区非遗廉洁文化作品展正式启动,30余件手工艺品在活动现场精彩亮相。其中一组核雕作品引来众多点赞,作品来自90后非遗传承人朱蒙佳。
创业,用巧劲创新
一刀一刻中,感受至真至纯。一颗小小的橄榄核,在保持果核外形的前提下,可将世间千姿百态浓缩镌刻其中。
1993年出生于光福的朱蒙佳,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手工艺制作,后来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艺术设计,再后来拜核雕大师许忠英为师,进入核雕的世界,体会一刀一刻的用心和不易。
核雕的密度高,雕刻不能用死劲,要用巧劲,就如同做人做事一般。学习核雕原本只是兴趣所在,大四毕业时,朱蒙佳很迷茫,同学们都去上班了,自己该走哪条路呢?一时间想不好出路,心里很是迷茫。这段迷茫的过程被记录在了朱蒙佳的核雕作品《梦境系列》里,系列里的一个个核雕作品或捂着眼睛,或是在沉思,或是神情迷茫,雕刻者的内心都外化在了核雕的人物神情里,这组作品意境奇巧,在后来的第三届苏州技能英才周中入围第四届“紫金奖”文创产品设计赛,并入围第二届“天工苏作杯”文创设计大赛。
2014年,年仅21岁的朱蒙佳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光福朱蒙佳核雕艺术工作室,她说:“我是千千万万普通创业者的一员,我愿在橄榄核的方寸之间造就自己的一方天地,引领青年新风尚。”
传统的人物核雕,在大众的眼里,似乎就只有罗汉或神仙,为什么不能加入年轻人的想法和元素呢?朱蒙佳开始明确目标,走年轻化的路子,无论是客户自己画的作品,还是旅途拍摄的照片,都可以跟她沟通,雕刻进小小的核雕。乘着文化复兴的东风,朱蒙佳的工作室风生水起,贴近生活,贴近年轻人,核雕可以是汉服上的盘扣,也可以制作成读书用的书签,昂贵的核雕,在朱蒙佳这里价格更亲民。同时,朱蒙佳的核雕作品也更生活化,像江南生活里必不可少的水八仙鸡头米、茨菰、莼菜、水芹、荸荠、红菱、茭白以及莲藕,就被她雕刻上了核雕作品《半面妆》里,别有一番趣味。
坚持,守住初心
畢竟是创业,当然有低谷的时候,而且这个低谷来得特别快特别突然,2014年朱蒙佳的工作室刚成立没多久,核雕市场上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器雕刻产品,相比手工核雕,价格低得多,手持刻刀的核雕手艺人受到了重创,朱蒙佳的工作室也不例外。那段时间,日子非常难熬,工作室一度走不下去。朱蒙佳咬咬牙,靠着在外面教授小朋友学习古筝,以及参加各种展销会的收入来补贴工作室,总算熬了过来。现在很多人都能辨识出机械核雕和手工核雕的区别,手艺仍然是最有温度的,短暂的寒潮过去,有温度的手艺仍然令人尊敬。
一面努力挣钱,一面参加各种比赛,这些年朱蒙佳获得大大小小奖项无数,还获得过国际大奖。《心光》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艺博杯上获得铜奖,作品《境》《隐形人》《太湖石》同时揽获得江苏省紫薇花艺博杯三枚银奖,并在“咫尺匠心”苏工苏作作品展中进行了展览。2018年作品入选中国匠人大会“守艺长安”——百艺千匠进长安交流展;2018年作品《苏州园林》入选由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统一品牌“中国文化周”展出,并收录于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
一面用传统的雕刻手法守住传统手工艺,一面又在传统的核雕里注入年轻新鲜的元素,通过新的设计和新思维的表达,让年轻人也喜爱上传统文化,让传承成为时尚。做到这些还觉得不够,朱蒙佳平时还分出不少精力做核雕科普教学活动。朱蒙佳说,自己是喝着太湖水,在工艺之乡成长起来的,光福和吴中文化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也想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光福乃至吴中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