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愈加重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现阶段,社会发展呈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创新能力培养将是现在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
以兴趣推动英语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相对于“教”,人们更加关注“学”,人们不再一味地强调教师的重要性,而是更希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自学、探索。无论是自学还是探索,其动力都离不开“兴趣”二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兴趣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有思维、有个性、有独立意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任何来自外界的推动力都不足以维持学生长时间的专注和学习,只有发自内心地接受、喜爱学习,学生才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兴趣为引导的学习,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才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事实上,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单向的,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在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思路逐渐清晰,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因此,教师要将知识与学生的思维、心理发展相结合,以学生感兴趣的视角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唤醒和激发。以Fashion这个主题的教学为例,这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话题,因此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好机会。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时尚的认识或印象中的时尚人物。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这个过程中,既是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小组的表现,教师再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以创新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创新意识提升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对学生启迪最大,也是影响最大的人。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榜样。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教师都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教师需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不断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教学创新改革。行动上,教师需创新思维,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以Films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段演讲,主题是“我最喜爱的一部影片”。学生自己准备演讲的材料,课堂上再将准备的资料分享给教师和同学们。有的学生喜欢喜剧,因为可以让人放松心情;有的學生喜欢科幻剧,因为可以开发想象力。但无论学生喜爱哪一类的影片或者哪一部影片,只要是充满正能量、价值观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不同学生的分享,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能让学生的英语口语得到锻炼,思维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以实践促进英语实用能力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交流类的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而不是“纸上谈兵”。尤其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和部分学生缺乏语言环境,一些学生现阶段真正用英语的机会不多。因此,面对英文中的一些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有的学生难以接受。这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实践机会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差异,开阔学生的视野,打破思维的局限性。
以Food and lifestyle为例,教师就可以以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为切入点,开展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中餐和西餐的对比。对于这样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以“中西方饮食习惯和差异”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学习,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讲一讲自己的预习成果,分享的角度可以多元化,重点在于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逐渐敢于开口说英语。与此同时,学生分享和表达的过程,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是英语听力锻炼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事实上,英语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创新意识的过程。教师要借助英语教学这个平台,让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