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修平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箱梁具有良好的刚度与强度,且适用的弧度、跨径范围更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本文以公路工程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为探讨主题,针对具体的道桥工程项目,从混凝土配置、施工裂缝控制等方面分析有效的耐久性措施,阐述这一工艺技术的施工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总结维修养护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公路工程;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
0 引言
当前,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愈发成熟,体现出较为稳定的工艺成效。近年来,大跨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将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运用到公路施工中,对提高桥梁构造结构稳定性与整体质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工程概况
以某地转匝道桥工程施工项目为例,其平面半径较小,在上部结构设计中,选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等宽桥面。选择钢筋砼桩柱式圆墩设计下部结构桥墩部分,桥墩为钻孔桩基础,粉土与粉质黏土为桥位处覆盖层的主要材料。下伏基岩采用中风化板岩,并以嵌岩桩形式设计墩台桩基。
2 耐久性措施
(1)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制。要进一步强化混凝土构的结耐久性,还需对耐久性混凝土材料予以合理调配,在实际配此种材料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混凝土中各类成分的实际质量,对水泥的选择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其品质较为稳定,且含碱量低,较低的水化热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对铝酸三钙含量高、早强水泥等类型材料的选用。选择掺和料,可以考虑矿渣、优质粉煤灰等,主要为矿物掺和料,亦或是复合矿物掺合料等。在骨料的选择方面,最优选吸水率不高,且线胀系数小的材料,合理控制其最大粒径,评价并判断混凝土骨料质量情况主要参考两方面要素,一是粒形、清洁状况,二是要明确其级配是否合理。对于单方混凝土,需限制对胶凝材料的使用量。在试配混凝土阶段,应通过试验对比混凝土和胶凝材料的抗裂性能[1]。
(2)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是混凝土箱梁施工阶段的要点内容,在结构浇筑作业过程中采取分段、分层的技术性质,则应按施工缝对层间予以处理,确保能够更好地结合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位置上均匀涂抹界面剂,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主要为了防止水存留于混凝土表面上。做好结构表层钢筋网的设置工作,尤其是保证预应力管道四周的定位钢筋稳定牢固。按照道桥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针对钢筋混凝土的整个作业阶段,需科学设计钢筋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并合理把控预应力管道的保护层厚度。
3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在针对公路工程上部结构箱梁开展现场施工时,应预先完成支架节段现浇与节段落架的安装与搭设,在将底模铺好后,进行支架预压,以整桥为基础有序进行加载预压,然后将测出的有关数据予以记录和整理,以便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将砂装入到编织袋中的预压方式,在底模上稳定堆码,若以梁体自重为基准,则加压重量需按其1.2倍考虑。一次浇筑完主梁梁段后,应注意做好后续的养护作业,以优化其整体性[2]。
(2)开展箱梁施工工作阶段,一方面需重点把控浇筑速度的快慢,另一方面则需把握振捣的密实度,平面尺寸适宜,放样的位置准确,确保箱梁混凝土的表面颜色保持统一,且处于平整状态。若需要在箱梁上挖孔洞,则应得到设计部门的同意与批准。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小箱梁纵向弯矩的梁段的顶板内设置人洞,其主要作用是便于箱梁施工,在人洞设置方面,应样参照施工规范的具体要求,封闭人洞周边,对于其他各梁段的施工工作来说,也需对尺寸控制提高重视,把误差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3)对于大部分道桥工程的箱梁施工来说,普遍会选用逐节段浇筑的作业方式,这种技术工艺有利于提高浇筑施工质量,但对一次完成浇筑的技术水平具有较高要求。为了强化接缝处的强度,确保其整体质量符合工程规范要求,尤其是进行下一节段的浇筑作业之前,需预先完成前一节段混凝土接缝面的凿毛处理,提高主梁部分的洁净度,优化其整体性。
(4)在设置各梁段间的纵向连接钢筋接头,需严格参照施工规范的要求与规定,合理把控设置数量。在实际施工中,往往需要切断部分钢筋,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二次连接,因而应遵循连接施工的技术规范,通过等强焊接或其他技术方式,加强连接处的稳定性。在箱梁施工阶段内,对钢筋空间位置的适当调整是允许出现,关键在于技术人员应合理把握砼保护层的厚度[3]。
(5)在构件埋进箱梁部分支座处的情况下,尽量将其与箱梁內部钢筋一体化焊接。对于伸缩缝预埋钢筋的处理,需参照相关供货厂商提供的标准图纸,以便于有效的调整钢筋构造。
(6)无论是普通钢筋的加工、还是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与连接作业,均需严格做好质量验收,遵循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的明确规定,以及在技术规范方面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公路桥涵施工的技术规范。
(7)在道桥施工中,需对观测桥梁各阶段实际作业情况的监管工作提高重视,分析、控制并调整各阶段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情况,在完成整个桥梁混凝土箱梁施工后,应确保其时轴向偏位处于允许误差范围内。
(8)组织开展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关键在于留意泄水孔以及通气孔部分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应在箱室底面最低处布置泄水孔,设置间隔为5 m左右即可。然后在箱室的腹板上布置通气孔,包括中腹板与边腹板,设置间隔为5 m,且通气孔距顶板与腹板的倒角在20 cm左右。一般情况下,利用直径10 cm的PVC管制作处理通气孔与泄水孔即可。
(9)浇筑箱梁的作业阶段内,需对箱梁的线型予以重点控制,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适宜。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箱梁,应优先考虑采用立模现浇的作业方式,全部的支架体系需自行设计。箱梁需要在支架体系的设计与构造方面,主要对其刚度与强度性能具有严格要求,其需要支承在可靠的支架基础上,为后续的拆除工作提供方便。在此过程中,对支架的使用不应对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造成妨碍。针对可能出现的变形、沉降等现象,需对支架的使用情况予以合理估计,并预先准备好相应的补偿方法,常见的包括设置预拱度、预压等。
4 维修养护措施
在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人员需重点把握混凝土至工地的运送时间、浇筑过程中的坍落度、环境温度以及浇筑高度等关键要素。除此以外,还需对施工缝的划分、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做好相应的规范方案,如开始养护的时间、拆模时间,以及养护中表面温度的控制等,还需对一系列的养护内容予以记录。
为了起到更好的浇筑效果,应将大面积构件浇筑施工时暴露在外的工作面最大化减少,预防表面水分的散失量过大。在浇筑工序完成后,需在第一时间内将塑料薄膜严实覆盖到混凝土表面上。使用钢模,也应持续进行水养护,预先放松并覆盖模板。为了防止其出现开裂现象,应合理把握养护水的温度,确保其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相适宜。
5 结束语
优化对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的使用,关键在于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与设计要点,以断面结构和线形的设计规划为基准,有序做好各环节的施工工作。现浇混凝土箱梁的施工作业需遵守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设计要求与质量规范,加强现场作业的质量管控,提升道桥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勇锋.现浇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0(31):103-104.
[2]蔡成愿.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226+228.
[3]张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现浇支架法施工技术要点[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0):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