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芳
“体教结合”模式在其运行过程中对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拓宽并夯实金字塔塔基以及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养成终身体育观念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这一模式在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全面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及做好运动普及工作两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显滞后和缓慢,因此,“体教结合”的发展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导向,结合政府提倡的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体教结合”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子就显得尤为必要。
1 “体教结合”模式现实困境
1.1 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体教结合”模式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探索过程充满了矛盾和困难,总体效果未达人们的期许。究其原因,学界和政府部门都存在认识不够统一的问题。学界一直对“体教结合”的提法有异议,认为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中理应包含有体育,不能把二者的地位并列而提,如果一定要谈二者的结合,应是“教体结合”,这一思想尽管未能上升到主流,但给“不作为”的人找到了借口,影响了“体教结合”的具体实施进程。作为分管体育和教育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认识也不尽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对“体教结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完全到位。这样就会导致“体教结合”始终游离于竞技体育发展的主渠道之外。
1.2 学训矛盾突出,职业规划缺失
各级体校的运动员在儿童时期就被送到体校进行半专业的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最终导致学习与训练脱节。从儿童时期直到初高中毕业,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加上大部分体校没有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及没有设置专门针对运动员职业规划的相关部门,造成了运动员出路狭窄、难以升学、就业渠道窄等局面,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影响运动员的转型与就业。通过调查体校的教练、管理人员得知,他们大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体校进行锻炼。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如果不能与身体训练齐头并进,就意味着孩子最终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前学训矛盾是推进“体教结合”进程中最大的阻碍之一。
1.3 教练员队伍亟待加强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体教结合”理论被提出来,已有十余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此期间成长起来的运动员普遍文化教育缺失,而这些运动员中的大多数成为了现在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教练员,就算是近几年国家越来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体教结合”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新近转变成为教练的运动员仍然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2 “体教结合”模式未来出路
2.1 完善“体教结合”模式机制
“体教结合”关键在“结合”,引导和制约的部门不仅仅教育和体育部门,既要尊重各个部门的工作职权,又要建立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機制。要在“体教结合”模式目标的引领下通过运行机制的建立,发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的作用,调动平行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我国“体教结合”模式的实践来看,运行机制不畅一直困扰“体教结合”模式推行。体育部门有自己的苦衷,毕竟教育资源不属于自己的管辖,动用需要教育部门协调;教育部门铺的摊子太大,无法顾及涉及人数极少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有的就交给内部的体育卫生科来协调,解决问题的力度极其有限,往往是问题提出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再加上体育训练的场地设施更新维修,增加了体育部门协调难度。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教师作为“体教结合”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承担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思想和道德引领者,是除教练外与运动员接触最多的成人。由于学生家长长期不在运动员身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重点由文化教师全权负责,因此是十分重要。由于体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沉重的训练负担也影响他们上课的状态,而且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关爱,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高于普通学校的老师。因此文化课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同时要随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
2.3 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在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下,体育、教育两大部门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职责落实到位。体育部门要重点做好项目布局、教学训练、培训科学选材和机制建设等方面工作;教育部门要积极做好体育宣传、推广以及加大体育投入等工作,提高体育参与者的文化素养。在实际操作上两大部门要相互融合,避免各自独立运行,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在竞赛组织上,要明确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竞赛区别对待并有机整合。两大部门要调整经费使用方案,优化资源配置。体育部门应将经费用于比赛水平高、范围广的大型比赛中,教育部门将经费用于普及各传统校的传统项目,改善场地设施,小范围的运动竞赛当中去。
3 结束语
“体教结合”是新时代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青少年成长的需要。这需要两大部门之间共同承担责任,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育部门发挥自身的教学、管理的优势;体育部门发挥科学训练、竞赛组织的优势,实现两大部门真正的结合,推广体育的普及。
(作者单位:广州天河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