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光
武术、太极成为当今互联网时代热搜词汇,太极拳的发展也呈现迅猛态势,成为全球习练人数最多的武术拳种。多年来,太极拳派别歧出,风格迥异,究其根源皆来自于河南温县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而二者在起源、传承、拳理及风格特点上一直被世人争论不休、各抒己见。本文从田野视角出发,依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二者之间的源流加以探析。
1 文本资料:太极拳之谜
1.1 太极拳之源
探究陈家沟与赵堡太极拳源流,首先要对太极、太极拳有个肯定的认识,目前,针对太极拳由来并未有定论,本研究在探析陈家沟与赵堡镇太极拳功法特点的基础上,试图厘清陈家沟与太极拳、赵堡镇与太极拳的源流关系。
太极一说最早见于《易传·系辞》,而太极拳之名,直到1928年定稿的《清史稿》,在《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中记载:“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自山西王宗岳……至清末,传习者颇众云。”这是太极拳之名在官方史书中的最早记载。同时,也说明了永年人杨露禅、武禹襄所传拳术已正式定名为“太极拳”了。
1.2 陈式太极拳之源
据陈家沟资料显示,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约1600-1680)。陈王廷,字奏庭,曾任温县“乡兵守备”,后隐居乡里,读书研拳,传授子孙后代。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共分五套拳和一套炮捶(亦有五套捶一说,但无捶谱)及双人推手等,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方法是他的独创性成就。具有代表性的是长拳一百单八式、《拳经总歌》、《长短句》等。
1.3 赵堡太极拳之源
据赵堡镇资料显示,赵堡太极拳由蒋发传入。他是河南温县赵堡镇东小留村人。少时喜武,习外家拳。在太极内功、技法拳理、太极哲理及武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后成为文武全才的一代宗师。
2 技术探析: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探析
历经百年发展,太极拳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优秀拳种,太极拳的技术发展也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相应产生了不同的变化。针对陈式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技术变化这一客观事实,通过实地考察温县赵堡镇、陈家沟两地,深入民间习练团体,结合历史事实,对两者技术动作上做出如下分析:
2.1 拳套探析
拳套指太极拳的套路。陈式太极拳现有长拳108式;老架一路74式、二路41式;新架一路83式、二路60式;小架一路72式、二路42式。其主要特点是大开大合较明显,大幅度身腰折叠及迅猛的刚性发力,双手的缠丝运化,多以大圈为主。
而赵堡太极拳有64式、72式、75式、78式、108式等,最早系统的拳谱套路出现于1935年杜元化著《太极拳正宗》一书中。其赵堡太极拳主要特点是无论上下、左右、前后、顺逆、内外都是圈组成,圈圈相连,身形轻灵,虚实分明,巧小紧凑,浑圆一体,要求“手运八卦阴阳济、阴阳无偏是为真”。
陈氏太极长拳套路中有懒扎衣、七星拳、寿桃势、当头炮、孤身炮、连珠炮、斩手炮、护心拳、倒骑龙、窝里炮、六封四闭等动作,有些动作带有炮锤发力,有外方内圆、锤手顿足等特点。而赵堡太极拳有懒扎衣、单鞭、十字脚、云手、双风贯耳、前招、后招、如封四闭等动作,它的动作有明显变化,即“无炮捶化”,缓慢、柔和、不用力等。
2.2 拳架探析
拳架指拳术套路中每个动作的姿势形态,有时也单指套路本身。
陈式太极拳有老架一、二路(炮捶)、新架一、二路(炮捶)、小架一、二路等。老架一路又稱大架,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意、气、身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外柔内刚。新架一路主要特点是缠丝明显,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求做到一动无有不动,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
而赵堡太极拳是由陈清平因材施教而创出代理架、领落架等。
代理架特点是:轻若行云流水,驾轻而就熟,动作凭虚御风,高深而莫测。讲求柔和,以柔克刚,跟步劲整,刚柔相济。现盛传于赵堡镇及西安各地。
领落架特点是讲求领落。要求小腿与大腿形成的角度要成直角,手、臂、脚、腿、腰、胯等身体各部位运转幅度较大。
3 思维探讨:太极拳理论探究
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技术动作产生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两者对于太极拳理论的见解不同,在对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支撑其发展的核心理论的研究,通过对二者理论发展的梳理,进而在现有的资料与理论中寻找其思维的异同,从思维角度出发,推动太极拳的发展。
3.1 两种拳术“核心”思想不同
陈式太极拳其习练的重点为缠丝劲。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中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缠丝法又分为进缠退缠、左右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等周身俱是缠丝劲。其劲皆发于内、而达于外,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在其技击自卫方面更能达到其奥妙的境界。
练习缠丝劲时,要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开髋曲膝,动作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外转,以腰催身,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在上肢为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为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为旋腰转背。三者合一,形成一个其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的空间曲线。如觉不适,调整重心,以使顺随。
赵堡太极拳其最主要特点是“背丝扣”。“背丝扣”在杜元化《太极拳正宗》里占有重要地位,重要到“太极拳之母”的程度。其真正含义是一正一反、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顺一逆等相反相背的阴阳现象,犹如“背丝扣”也。
赵堡太极拳中,每个动作都有背丝扣,它是赵堡太极拳练拳的原则要求。在练拳中,在全身整体运转的基础上,背丝扣主要是从手的动作上表现出来。在练拳时,两手的动作总是一个阴,一个阳,不停地互相转换。一般来说一只手在上,另一只手就在下。两手的动作有顺有逆,两手的转换是按照阳变阴合的规律来进行的。一只手是六个阳,另一只手则是六个阴,一只手是五个阴,另一只手是五个阳。依此类推。两只手的阴阳互变是紧密相扣的,这是练拳上的背丝扣。
从二者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出,陈氏缠丝劲的运行属于螺旋运动,缠绕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称作缠丝劲。而背丝扣的运行属于阴阳虚实的转换。在练拳过程中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手的动作,自始至终总是一个阴一个阳,不停地互相转换,两只手的阴阳互变是紧密相扣的,这就是练拳中手的背丝扣。究其理论根源而言,二者皆以阴阳变化的理论为依据所创。
3.2 两种拳术“特点”不同
陈家沟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由于在拳术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两者在其拳术特点上的必然不同。陈式太极拳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意念活动贯串始终。在练拳时要求将内在的意识活动贯注于外部动作之中并促使在动作中表现出注意力的專一;第二,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练拳时要求软似棉花硬似铁,外如处女内如金刚;慢而不散,快而不乱,慢为快用,从而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第三,螺旋运动。又称“缠绕运动”,练拳时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腰为轴,通过旋腰转脊,螺旋运动,布于周身,达于四梢,终归丹田。赵堡太极拳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空圈画圆。练拳时要求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如此做法,方为合格;第二,三直四顺。“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练拳时要求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倒,不扭膀,不掉胯,自然上下能直。“四顺”即顺腿、顺脚、顺手、顺身。练拳时要求手向左去身跟随(以手领身,以身带手),腿向左去脚跟随,向右去同左。如金刚捣碓、懒擦衣、白鹅亮翅、闪通背等;第三,四大节、八小节。“四大节”是指两膀、两胯,膀是手臂之根,胯是腿脚之根。“八小节”是指两手、两肘、两膝、两脚。练拳时八小节要随四大节运动而运动,运动时做到节节贯串;第四,不撇不停不流水。“撇”是指练拳时左手动右手不动或右手动左手不动,意思是丢开。“停”是指练拳时动作没有走完就止住了,它的结果是将自己的劲打断了。“流水”是指练拳时每做一个动作到成势时没有停住就做下一个动作。练拳时一定要将速度放慢,一招一式要做到不撇不停不流水。
4 求同存异: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的联系
虽然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在理论、架势上略显不同,但是其健身理念、运动形式、意识活动和动作要求上有许多共同点及相似之处,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健身理念:二者在练拳时都要求阴阳平衡、身体平衡、心理平衡、虚实分明,实现身心合一,延年益寿。
第二,用意不用力:二者都特别重视练拳过程中的意识活动。要求练拳时动作要缓慢柔和、轻灵自然,用意体悟身体出现的各种现象,如麻、热、胀、颤抖、气感等,用意感悟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第三,内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膀)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是产生内在中和之气的基础,外三合是产生劲整的外在结构基础。长期习练,当达到内在中和之气支配外在形体结构,内外能协同运作时,便产生了整体效应,实现浑圆一体的太极劲。如单鞭定势是外三合的重要表现。
第四,虚灵顶劲。亦有“虚领顶劲”。练拳时一定要做到脊椎松直,竖项,头顶百会穴略上领起,下颌微微内收,周身放松,有头顶悬之感,则神气内敛。
5 结语
综上所述,陈氏太极拳训练的核心为“缠法”,而“背丝扣”则是赵堡太极拳彻始彻终的功夫,二者核心名虽不同,但所依据的理论都是“阴阳”,作为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太极拳,无论其理论价值,还是健身价值,都是我们作为武术工作者应该想尽挖掘并发扬光大的。在当前国家提倡团结协作、和谐发展,进一步完善主流价值观的新常态下,我们要摒弃门派之见,加强相互往来、相互交流,打破控制和垄断,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富有魅力,使古老的太极文化事业得到更好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