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2021-09-10 07:22:44李贵硕
时代商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

李贵硕

摘要:对于企业财务部门而言,编制合并报表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编制合并报表还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同时,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需要对合并报表编制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合并报表编制水平,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合并报表编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合并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在最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合并报表的规定中提到,企业合并报表主要是为了反映母子公司的整体财务情况、资金流动和经营成果等具体数据。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主要有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资金流量表和合并利润表,这些报表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收益效率等情况。在财务合并报表的编制中,它会和会计产生密切的联系,所以处理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也需要谨慎,它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工作方面的难题之一。我国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即便已经不断向国际迈进,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

改进。

一、合并报表编制中的问题

(一)合并报表理论理解偏差

正确编制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基础是要清楚地掌握合并报表的相关理论,即运用相应理论来支持合并报表的编制。从理论上讲,合并报表的编制是以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为基础的。但由于上述两个概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基于不同理论的合并报表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对理论有正确的理解,否则在编制时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前者认为集团的子公司和母公司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子公司属于母公司,是母公司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产没有区别。子公司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向母公司股东发布本集团的相关财务信息,在此过程中对少数股东的权益关注不够。在此理论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按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比例,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重大财务往来和未完成利润。股东权益的一小部分不是权益账户,而是在列报过程中的单独负债。母公司采用购买方式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母公司控制下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采用账面价值,少数股东控制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根据新会计准则,根据《收购法》的相关规定,对少数股权所拥有的可辨认资产进行计量。目前,国内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实体理论代替母公司理论,但《购买法》对少数股权所拥有的可辨认资产的计量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了实际操作效率。

(二)会计人素质不高

对于合并报表编制中的会计工作来说,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操作,而且大多数会计人员对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是很熟悉。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工作的难度和内容逐渐增加,企业集团需要更多能够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新会计准则的人。对于合并报表中存在的问题,许多人持不同的看法。在会计工作的实际实施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多。为了同时开展多种不同的业务,还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多业务操作能力。并具有熟练的合并报表编制能力。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才对不同业务的适应性,促进企业会计服务的推广,是正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

(三)合并范围不明确

1.企业的持股合并流程较为复杂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原则,母公司应把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子公司全部财务归纳到合并范围中。但是,新会计准则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间接控制的具体范围,也没有明确告知持股比例的计算办法,很容易导致财务人员在合并业务报表时处于相同的持股关系。由于财务人员的理解层次不一样,所实施的核算方法也不一样,最后使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和原来的信息产生了很大的偏差。

2.控制的暂时性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原则,母公司应当将直接控制子公司和间接控制子公司全部纳入合并范围。但新会计准则对间接控制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持股比例也没有计算方法,在同一股权关系下,由于财务人员对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同,执行措施不同,容易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偏离。

3.控制实质性的判断

新会计原则主要以具有实际性的会计资料作为编制的基础,并且一定要列示出母公司归纳合并范围的具体内容。但对具体编制没有解释、判断和实质性控制,导致财务报表控制缺乏证据的现象。

二、企業合并报表编制的策略

(一)正确理解合并报表理论

就实际理论而言,子公司和母公司是集团财务工作的主体对象,两者相互独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控制关系,而不是所有权的关系。在财务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它们还将保证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全体股东的利益。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少数股东权益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母子企业之间的交易、财务活动和未完成的利润项目应当相互抵销。在此过程中,母公司资产价值和少数股东权益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范围内,母公司理论仍处于主导地位,现行国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都是以母公司理论为基础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公司对报表编制的理论还存在误解,使得报表编制工作困难重重。因此,正确理解母公司理论和主体理论是正确编制合并报表的前提。为分析购买法中少数股权资产价值难以确定的因素,应按照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计量方法避免了企业资产的双重计价,对各类权益一视同仁,有利于公司实现会计目标。同时,公允价值法也能有效避免财务报表相关规定中的矛盾。

(二)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

要建立一支强大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相关专项培训。一方面,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学习财务会计、审计知识,更要学习法律、经济、数学、管理理论、统计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以提高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储备,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还要掌握运用好网络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传统会计方法的不断改进,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财务会计数据的准确性。计算机技术不仅包括政府行政管理系统,还包括财务管理功能软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企业合并的合理确定

为保证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质量,保证集团企业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真实性,更好地反映集团企业的整体利润和财务状况,有必要明确企业合并的控制范围,以避免发生子公司被排除在企业合并范围之外或非子公司被納入企业合并范围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合并的范围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财务相关的规定来决定,必须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确定企业合并的范围。其中,对于临时控制和间接控制的问题,需要选择用数量控制标准来控制企业合并的范围,并始终遵循实质优先的基本原则,在运用这一原则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是影响投资企业的主要因素。当被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由被投资企业决定时,被投资企业可以获得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利益。

(四)完善合并报表编制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财务合并报表的编制形式都是通过重新组合的模式来完成的,如企业并购和交易等。由于企业在合并的过程中缺少公允市价,就导致了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的组成和市场资本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购买法编制合并报表缺乏基础,需要应用更好的权益结合法。但是,由于采取权益结合法对合并报表进行编制的模式过于单一,已逐渐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因此合并报表编制必须由复杂权益法替代单一权益法,首先需要重视企业合并后业务能否实现损益;其次,根据母公司合并的资产成本对其进行计算,特别是核算账面净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反映母公司投资的损益和经营

状况。

(五)应对公允价值产生的影响

企业可以建立详细准确的登记备查簿。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过程中,母公司必须及时准确地填写备查簿,登记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相关的公允价值。对于企业的公允价值一定要确定其方式,建立明确的公允价值体系,在新的会计价值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公允价值的确立条件,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麻烦,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企业一定要对公允价值的确立方法进行明确制定。根据那些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企业,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相应的对比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公允价值体系若是没有适合的方式,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确定,制定合理的价格,公平地进行交易,确保财务的准确性,符合财务的基本准则。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允价值体系,针对财务的监督与核算,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时刻进行公允价值监督,确保公允价值的准

确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明显提升。为了能够让企业得到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财务合并报表现象逐渐增多,要想进一步优化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创造出更多经济利益,那么就要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进行有效地更新并完善,这样就能让财务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延军.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6(09):65-67.

[2]龚毅.企业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 (09):112-114.

[3]杨娅铎.关于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研究[J].山西财税,2019(11):59-60.

[4]田慧.企业合并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16(06):203-204.

[5]沈书豪.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J].全国流通经济,2018(22):96-97.

[6]杨永勤.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20(04):176-177.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浅析
配电线路设备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
造成航班延误的人为因素研究
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应对措施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1:46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02:28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