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2021-09-10 10:18:11杨洁艾鹏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改制国有资产国有企业

杨洁 艾鹏

摘要:随着我国更多的国有企业开始了“改制”的进程,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开始凸显,给国有企业的改制造成了制约,这些问题也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对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产

前言:对于国有企业的“改制”而言,通常指的是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来优化国企资源配置,改变国企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不足,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实力。目前,国有企业的“改制”历经长期的发展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企业内部国有资产来源和种类的多样性,且流失判断标准不统一,也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频发,为此,仍需对这方面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1国有企业改制中常见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1.1隐匿转移资产和虚增利润

具体来看,隐匿转移资产是指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擅自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将尚可正常使用的国有资产通过“报废”的方式以进行隐匿处理,从而获得不法利益的方式。而虚增利润则是部分管理人员授意财务部门制作假账,低估利润来减少股利分红等项目支出,在这种情况之下,看似国企的经济收入呈现“亏损”的态势,实则不然,而是更多的经济收入都流入到了一些违法的管理人员的账户之中,转变为了私人的收益。

1.2各阶段资产清查不彻底

国有资产的流失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经营运作的多个环节,且很难对各环节进行精准的追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管理人员往往会铤而走险,本着“出问题不怕追究”的心理来进行资产的隐匿转移等违法行为。而针对国有资产的清查也存在盲区,只能根据账面固定资产来进行清查,很难考虑到资产因变动而出现折价等情况,这就很难发现违规行为[1]。

1.3产权交易环节存在违规行为

国有企业的资产交易过程中,代理人经手的环节也同样容易出现违规行为,特别是由于代理人接触和处理财产的机会更多,因此也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具体来看,在一些产权交易环节中,代理人可能会向其他参与交易的企业收受贿赂,而“内定”個别企业参与其中,导致原有资产流拍,最终则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

1.4资产分配不合理

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产清查中通常只注重列入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而对于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则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资产分配滞后性的问题也仍然存在,对于一些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的资产内容,通常并未计入到资产评估核算中,导致一些负责人员逃避责任,将低价值资产留在原来的企业,而将优质资产倒卖以谋取非法利益。

2国有企业改制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有关策略

2.1提高思想教育

国有企业应当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利用以往的类似案例,让这些人员明确国有资产流失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来督促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以严谨的态度来投入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并能够从行动上给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好关,绝不因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

2.2规范和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

首先,国有企业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过程的相关操作制度和规范,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结合大环境下的新变化,逐渐进行调整与完善,在制度中,还要明确产权交易的责任主体及其对应的责任,确保能在发生问题后精准追责;其次,要明确产权交易的具体方式,确保产权交易各个环节都能做到透明公开;最后,国有企业要加强对产权交易全过程的监督,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一旦出现则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2.3加强资产评估与审计工作

首先,国有企业要完善现有的国有资产评估和审计工作制度,依据新制度来认真开展全流程的评估和审计工作,并加强对各环节评估审计工作的监督,确保评估和审计工作的规范科学,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重复评估审计。其次,国有企业要注意选拔和培养一些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国有资产的评估和审计工作,在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仅要考虑到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还要加强对其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投入到国有资产评估和审计当中[2]。

2.4规范管理层的收购行为

为确保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行为合法合规,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应当严格控制管理层不得买入企业的股权;第二,拥有国有企业股权的股东不能对这些股权进行“自买”或“自卖”等行为;第三,在需要进行资产交易时,对于各参与主体的竞价,应当本着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进行,如管理者买入产权,则必须确保同股同价;第四,经营者不得向资深企业借款,也不能将抵押收购的企业资产用于银行贷款,在收购时,要保证自身的资本是真实的,避免将风险转移至银行方面;第五,要避免部分管理人员擅自抵扣安置职工的资金款项,这就不仅需要规范管理层的收购行为,还需要控制主管部门的权利,防止部分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滥用职权或以权谋私等违规行为[3]。

2.5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针对以往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盲区,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来强化监督管理工作是尤为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审计部门的部署和监督,在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监管机制,从而有效消除不良操作行为,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来避免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建立保值增值责任制度,对经营者选择和资产收益等决策进行妥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可将相关法人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引入到市场竞争当中。由此,企业内部管控机制将逐步得以完善,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质量也将得到提高。

结束语:

总的来看,对于国有企业改制而言,其进程仍然较为漫长,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因此今后国有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对这方面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深入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企业改制的质量,以实现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雪. 国有资产流失防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2]张罗庭.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问题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50-51.

[3]马光威.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制约与路径[D].深圳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改制国有资产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2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2
对国有企业改制调账有关问题探析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4:31:08
事业单位改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21期)2016-06-06 04:39:51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模式解析
商(2016年3期)2016-03-11 10:13:12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