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昊
摘 要:近年来,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迅速发展,本文整理了管道非开挖修复设计的一般流程,为后续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开挖修复;排水管道;CIPP
排水管网是“城市静脉”,承担着城市雨水与污水的收集排放工作,是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1]。近年来,全国各地排水管网问题频发。影响最大的问题一是遇到暴雨天气,道路积水,内涝问题严重;二是道路路面突然塌陷,造成人员伤亡。经勘察研究后发现,排水管道长期带病工作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这些带病工作的管道大多位于老城区,道路狭窄,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有些管道埋深很大,传统的开挖修复方法基本无法实施。非开挖修复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将非开挖修复设计的思路整理如下。
1 管道检测与评估
管道非开挖修复的主体一般为既有管道,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必须先搞清楚管道得了什么“病”,“病”在哪里,“病”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以管道检测及评估结果为依据。
管道检测:常用的管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电视检测,管道潜望镜检测,声呐检测和传统的检查办法。管道缺陷包括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等级按从轻到重分别为1到4级。
管道评估:管道评估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为结构性及功能性状况评估。结构性状况评估以管段修复指数为指标划分修复等级,功能性状况评估以管段养护指数为指标划分养护等级。通过评估确定管道修复的紧急程度。
2 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案设计
2.1 设计原则
(1)管道修復后需满足结构承载能力要求;
(2)管道修复后需满足过流能力要求;
(3)管道修复后需满足清疏技术对管道的要求;
(4)根据管段结构性缺陷等级确定采取结构性或半结构性修复;根据管段缺陷类型确定采取局部或整体修复;
(5)根据修复性质及既有管道材质、剩余使用年限等指标确定修复后管道的使用期限。
2.2 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选择
一般常用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有原位固化法、穿插法、折叠内衬法、碎管法、管片内衬法、机械制螺旋缠绕法、不锈钢套筒法、点状原位固化法等。各种工法的特征见表1。
修复方法选择的一般步骤为:(1)根据管段结构性缺陷类型确定局部修复或整体修复;(2)针对局部修复,根据原有管道截面形状、管径、管材、病害类别及等级选择适合的修复方法;(3)针对整体修复,应根据管段结构性缺陷等级确定采用结构性修复或半结构性修复;(4)通过计算确定内衬管厚度;(5)根据内衬管的材料壁及厚,复修复后管道的过流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3 工程实例
某工程Y102~Y103井段,管材为钢筋砼,管径500,长度28 m,共9处结构性缺陷,详见下表。
4 结论
对于城市建成区的地下管网,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已经进入老化期,需定期“体检”,并依据评估结果制订修复加固方案。非开挖修复技术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修复,同时对过流能力的影响也不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雷庭.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