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城乡分配政策,使得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上,而且体现在微观层面上。本文从国民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两个层面探究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演变,根据演变的规律寻找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规律;建议;居民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07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蛋糕”持续做大,但是我国收入分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社会层面上,我国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不均勻,呈现出部门间明显的差异;在居民层面上,目前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规定的收入差距警戒线。根据宏微观层面将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划分,分别为宏观方面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微观方面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其中,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指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部门的分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间的分配情况。当前,缩小收入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已成为现阶段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因此研究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1.2 研究意义
就国内的研究来看,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演变以及对收入分配的成因进行定性研究,且一般都是较为单一地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或者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同时结合研究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收入分配格局少之又少。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宏观(国民)和微观(居民)两个角度研究以上问题,从而根据相关结论,为缩小部门间、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为优化新时代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相关建议。
2 概念界定
2.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概念的界定
国民收入分配是指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过程。宏观上,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现的是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情况,概括来说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2.1.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划分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2008 SNA,收入分配的主体有三部分:政府、企业、住户。政府部门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民间机构等。政府部门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出增加值。本文将“金融公司部门”和“非金融公司部门”合称为“企业部门”。所有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是企业部门的增加值。SNA体系中住户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劳动力,并进行消费。居民部门的增加值主要是居民创造的增加值。部门总的增加值之和构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
2.1.2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环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国民收入的形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三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
国民收入的形成是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各部门的增加值来反映各部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能力大小。我们将国家的部门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根据国民核算的原则,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由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综合反映了国民收入,收入分配将从这里开始。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过程中的转移性收入一部分是从初次分配收入中转移出去的,另一部分是各主体从其他收入主体中获得的。经过再分配过程,形成了真实可用的收入,称为可支配总收入,它能够准确地代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可支配总收入是指初次分配收入加上经常性转移净收入,本文我们着重从可支配收入角度入手,进而分析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和优化问题。
2.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概念的界定
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国民收入在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布。收入分配可分为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其中功能收入分配反映的是要素投入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规模收入分配体现的是收入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本文我们以规模收入分配来衡量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
2.2.1 基尼系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可以由基尼系数看出,它是根据洛伦兹曲线推导求出,在0~1取值,并且越接近于1,就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表示该地区收入差距明显。
2.2.2 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是可支配收入(包含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3.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本节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环节和部门来划分,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总收入的现状和趋势。本节所用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来确定的,选取的数据范围是从1992—2019年。
3.1.1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我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绝对值数据上,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都在提高。从相对数来看,各部门的占比出现显著的差异,居民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最大,一直都在60%左右,且占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政府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最小,比重在15%左右;企业部门变动幅度较大,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1.2 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
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从可支配总收入的绝对数值来看,三部门都呈增长态势。从相对数来看,居民部门可支配总收入的占比依旧是最多的,但总体上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整体态势;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可以看出可支配总收入向政府部门倾斜的趋势。把三个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总收入变化的相对数和绝对数相比较,可将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为三个阶段。
3.2 国民收入分配的演变
第一阶段 (1992—1999年),这一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平稳。在初次分配的格局中,政府部门收入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变动1.44个百分点;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呈下降趋势,总体变动1.57和1.24个百分点。在再分配格局中,政府、企业、居民部门收入从1992—1999年分别变动0.77、1.47、3.4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此阶段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整体较为稳定,政府收入占比有所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
第二阶段 (2000—2008年),这一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明显。在初次分配的格局中,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收入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变动1.54和7.09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呈下降趋势,总体变动6.79个百分点。在再分配格局中,政府、企业、居民部门收入从2000—2008年分别变动5.34、5.13、8.2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各部门的收入比重变化较大,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倾斜明显,居民部门下降幅度较大。
第三阶段 (2009—2018年),在初次分配的格局中,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收入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总体变动1.41和2.10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呈上升趋势,总体变动3.14个百分点。在再分配格局中,政府、企业、居民部门收入从2000—2008年分别变动0.49、2.95、2.4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我国国民收入各部门的变化幅度较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速度有所放缓,而且变化方向有所改变。在稳定政府、企业部门收入分配的同时,要注重居民部门的发展。
3.3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本节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尼系数,从微观角度对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和现状。
3.3.1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由于1978—2000年的数据不全,所以我们重点分析2000年后我国城镇和居民的人均收入分配现状及增长速度情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上升到2019年的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上升到2019年的16021元。
2002—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增速从2002年的13.3%下降到2019年的5%。2002—2010年呈现上升趋势,这与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惠农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各种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2010—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下降,自2008年,连续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缩小。
3.3.2 我国居民基尼系数情况
2003—2019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在0.4~0.5波动,基尼系数反映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看出,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峰值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实现“七连降”;2015—2019年在0.46~0.47波动。从2003的0.479到2019年的0.465虽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依然在国际规定的警戒线0.4以上,说明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依旧严重。
3.4 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演变
第一阶段(1978—1990年)为收入差距平稳阶段。在此阶段,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98倍,农村地区更是高达3.11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粮食价格的提高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产品价格的下降使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56倍,1990年相差2.20倍。
第二阶段(1990—2008年)为收入差距扩大阶段。在此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到10.30倍,农村地区扩大到7.29倍;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20倍,2008年相差3.11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一现象也可以通过基尼系数的变化看出,2003—2008年基尼系数从0.479上升到0.491,2008年基尼系数达到峰值。
第三阶段(2008—2019年)为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阶段。在此阶段,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8年的2.72倍,农村地区为3.20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3.11倍,2019年相差2.64倍。基尼系数在2008—2015年从峰值0.491下降到最低值0.462,2016—2019年在0.465左右轻微波动。在这个阶段,从收入绝对数值上看,城乡居民的差距依旧很大;从增长速度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缩小。
4 结语
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分析,从1992—2019年,无论是在初次分配,还是在再分配过程中,三个部门的可支配收入都在逐年递增,尤其是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相对而言,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所占的比重下降幅度比较大。在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对比中发现,我国居民部门收入所占的比重较低,因此在之后的发展中,应该适当降低企业占比,同时降低政府部门份额,对居民部门占比微升做出相应的配合。
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分析,1992—2019年我国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尤其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在这几十年里,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从平稳到扩大,再到缩小阶段,针对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的问题,应当优化内部结构,确定各层级的相应政策,缩小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韦露.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05):38-41.
朱高林,邢立维.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新变化[J].上海经济研究,2016(11):20-30.
邢立维.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7.
陈虹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