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素,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主持的“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调查与发掘”相关项目分别荣获全国“六大”和“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中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等奖项。周必素女士专注文化遗产领域 30 年,热爱考古,期望在工作之余,让脚步停下来,集中思想将自己的研究与心得转换为文字,唤起大众对考古学及文化遗产的关注、保护和传承。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因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而得名。石器时代后是青铜时代,从人科成員出现直到青铜时代开始为止,经过了大约七百万年的漫长历程,其中,制造工具的历史也有300多万年。而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发展缓慢,从时间上说,几乎占据了整个石器时代,当时的古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石器时代,古人类对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从既已发现的人类遗存的考古材料来看,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后走过的旧石器时代,几乎与地质时代第四纪更新世同步。
按地质时代的划分,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到约距今1万年结束,又分为早中晚三期:晚更新世早期(距今250万年——距今78万年)、晚更新世中期(距今78万年——距今12.8万年)、晚更新世晚期(距今12.8万年——距今1万年)。
在更新世时期,中国环境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性特点。青藏高原的隆起、所处地理位置和纬度以及当时全球性气候的变化等,是导致中国当时区域性特点形成的系列原因。青藏高原的抬升,在亚洲中部竖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得中国大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而且青藏高原还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导致了西北干旱区的形成。又因地处东部季风区内,受纬度跨度的影响,导致了南北方气候环境的差异。而更新世期间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冷暖的频繁变化,加上数次的地球磁极倒转事件,迫使动植物群落的组合和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着早期人类的生存与迁徙。
因此,人类适应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升受本身体质演化程度和环境变化因素的双重影响,更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于研究早期人类及其文化的发展和人群的迁徙扩散非常重要。根据石器所反映出的不同文化,考古学者将旧石器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300万年-20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20万年-4.5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4.5万年-1万年)。
用考古的方法对贵州人类历史进行追溯,以目前的发现,最早可到距今30余万年以前。
贵州发达的岩溶洞穴是古人类的宜居家园
30万年前,贵州的古人类居住在哪里?
中国,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该地貌又集中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水的长期溶蚀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最初可以追溯到石灰岩的形成。石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坏境,通常呈现水平沉积,后来经历地壳运动,石灰岩岩层整体抬升露出水面,在外力特别是流水的作用下逐渐侵蚀,逐渐形成各种形态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原理主要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和水、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会溶于水,从而形成空洞并逐渐扩大。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致使岩溶作用得以不断延续进行,导致喀斯特地貌发达又形态丰富。
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即身处这一片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区域。大面积广泛分布的石灰岩岩层以及充足的降水量,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导致贵州喀斯特地貌得到了良好发育。于是,溶洞广泛分布。
宽敞的洞口处,阳光充足,冬暖夏凉,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这些洞穴,是人类劳动、生活的天然宜居家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目前发现的洞穴遗址就有500余处。其中的代表性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有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和桐梓岩灰洞;旧石器时代中期有毕节扁扁洞和水城硝灰洞;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桐梓马鞍山北和南洞、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平坝飞虎山、招果洞和牛坡洞等。
贵州,是追溯中国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
旧石器时代早期贵州的古人类遗址
那时候,贵州古人类的家是什么模样?让我们走进目前已确定的3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代表性遗址去看看。
盘县大洞。位于盘州市珠东乡十里坪村,故当地人又叫“十里大洞”,地处北盘江水系乌都河与南盘江水系马别河上游的高原分水岭地区,海拔约1670米。大洞洞厅很宽敞,长250米、宽23米-56米、高22米-30米,总面积达9900平方米,故被叫做大洞。
早在1975年,考古工作者就在此洞采集到一批中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1990年,发现古人类遗存。1992年-2000年共进行了6次发掘,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六盘水市文物管理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斯坦尼士劳斯分校、辛辛那提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等单位参与,共获石制品3000余件、人牙化石4枚,还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大量的烧骨、炭屑。
通过对遗址最底部的文化堆积测年,判断该遗址距今约33万年,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与动物群年代吻合。大洞遗址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经过科学发掘的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
盘县大洞遗址,以其巨大的堆积规模、比较完好的堆积层和丰富的人类遗物、遗迹,乃至庞大的共生哺乳动物群化石,对东亚南部人类进化和环境演化的研究有重大价值,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黔西观音洞。位于黔西县沙井乡观音村,为一处发育于三叠系海相碳酸盐中的天然洞穴,形成于第三纪末或第四纪初,海拔高约1450米。
观音洞处于一个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500米的封闭洼地边缘,高出洼地底部约15米,洞厅不宽敞。1964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及贵州省博物馆联合调查发现,并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965年冬,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主持了第二次发掘。1972年冬和1973年秋,贵州省考古训练班在此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
观音洞遗址堆积很厚,深度达8米以上,包含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仅前三次发掘就出土石器2000余件和动物化石25种。观音洞遗址可分为早晚两期,早的地质年代可到中更新世晚期,晚的地质年代已经进入了晚更新世。通过对遗址底部堆积的测年,判断距今20万年左右,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其独特的石器工业是西南地区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
桐梓岩灰洞。位于桐梓县九坝镇白盐井村紫山岗南麓,发育于二叠纪灰岩中,洞口不大,宽约2米,高约3米。
1971年,地质普查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后,对洞穴进行了初步勘查,次年冬启动考古发掘。岩灰洞遗址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均较少,共发现7颗人牙化石,其中, 1973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2颗,1980年贵州省博物馆发现1颗,1983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再次对岩灰洞清理时,发现4颗,被命名为“桐梓人”。
素描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贵州人像
那时候,贵州的古人类是何般模样?
盘县大洞共发现4枚人类牙齿化石,分别为上颌右侧中门齿、下颌右侧犬齿、上颌右侧第三前臼齿和下颌左侧第三前臼齿化石。细细观察,这枚上颌门齿有齿冠粗大、两侧边缘嵴发达,齿冠舌侧面呈明显铲形,齿冠舌侧面有明显的齿结节等特征,与北京猿人的牙齿特征非常相似。但这枚牙齿又呈现出一些早期智人具有的进步特征,如北京猿人由齿结节游离缘分出数条指状突,而不是盘县大洞出土化石的两条指状突,所以盘县大洞牙齿舌面特征比以北京猿人和元谋人为代表的直立人更为简化,更为进步。
桐梓岩灰洞发现的4颗牙齿,包括有上颌的中门齿、犬齿、第一前臼齿和臼齿,有着明显的原始特征,与北京猿人的同位牙齿近似但亦更为进步。
所以,关于盘县大洞和桐梓岩灰洞里发现的人类化石,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直立人、一是早期智人。但我们还需考虑以下方面,盘县大洞4枚牙齿特征均比直立人进步,部分特征与早期智人接近,而且大多数特征已经进入早期现代人和现代人的变异范围,它们与桐梓人牙齿化石一样,代表的是一种从早期智人向早期现代人过渡的类型。这些争议的存在,说明其相比直立人有着先进性的客观情况。不管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都说明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时期,贵州在西南地区古人类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说明贵州地区可能长期生存着早期智人类型的人类,或可表明,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有可能最早出现在我国南方。
旧石器时代早期贵州人的生产工具
那时候,贵州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呢?
盘县大洞出土的石制品工具有边刮器、端刮器、凹缺器、钻具、锯齿刃器、雕刻器、琢背石片、手斧、手镐和砍斫器等。石制品材质主要有燧石、玄武岩、石灰巖三种。各类原料在石器工业类型中的表现各异,大部分工具以燧石为多数,其中以端刮器、凹缺器、凹/凸刃刮削器和钻具所占比例最高。以玄武岩石片为毛坯的工具在端刮器、凸刃刮削器和锯齿刃器中的比例很高。工具按尺寸可分为轻型工具和重型工具,其中轻型工具更具代表性。
黔西观音洞遗址石器丰富,仅前三次发掘出土石制品就有2323件。早期文化层共发现石制品1444件,其中石器1018件。晚期文化层共发现石制品879件,经第二步加工的石器约占512件。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石器三大类。石器又分刮削器、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凹缺刮器和雕刻器等,刮削器约占石器总数的82%。制作石器主要是就地取材,原料为硅质灰岩的石制品约占石制品总数的65%,其余依次为脉岩、硅质岩、燧石、玉髓、细砂岩、泥质岩等,很少用砾石。
刮削器的作用主要是切割、拨皮、去毛甚至武器头等作用,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广布性的文化现象。
旧石器时代早期贵州的动物世界
那时候,森林茂密的贵州,都有哪些动物?
黔西观音洞出土哺乳动物化石25种,其中哺乳动物化石有猩猩、柯氏熊、大熊猫、最后鬣狗、嵌齿象、似东方剑齿象、马、巨貘、中国犀等23种,属广义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绝灭种8种,嵌齿象和似东方剑齿象的存在,显示时代较老,是云贵高原中更新世末期的代表。
观音洞上下部发现的动物化石略有区别,上部发现的只有四个种类:豪猪、剑齿象、中国犀与牛。下部发现的种类有:猕猴、豪猪、竹鼠、狐、柯氏熊、大熊猫、鼬、最后鬣狗、虎、嵌齿象、似东方剑齿象、贵州剑齿象、马、巨貘、中国犀、野猪、麂、鹿、水鹿、牛、苏门羚等。到中更新世末期,云贵高原已经成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典型的分布范围。从观音洞发现的动物种类来说,适应在山间林地生活的居多,如猕猴、虎、象类与一些偶蹄类;竹鼠和大熊猫则适应在竹林中生活;另外也有适应在河、湖及沼泽水边生活的,如水牛和犀类。所以,在当时的观音洞附近,应该覆盖着比较繁茂的树木植被,同时亦有多的湖沼水域。
盘县大洞哺乳动物群是一个种类达6目59种的庞大罕见动物群。主要成员有安氏猕猴、大熊猫、鬣狗、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貘、中国黑熊、华南豪猪、苏门羚、广西巨羊、南方猪、水鹿等华南地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代表性种属,主要生存于更新世中、晚期。还包含了西南高原地区动物特色的土著种属,如麝、岩松鼠、黄复齿飞鼠、巨鼠、安氏白腹鼠、高山姬鼠、毛耳飞鼠等。反映出了交接地带的动物群落特色。
岩灰洞的20多个动物种类中,具有代表性的种类是大熊猫化石种、古爪哇豺、巨貘、中国犀、东方剑齿象、最后鬣狗等,特别是硕豪猪与短尾驹的存在,说明该地点的时代应属于中更新世。
观音洞、大洞、岩灰洞三处洞穴遗址均是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这是我国在南方首先建立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其延续时间由更新世早期至更新世晚期。这和遗址的堆积延续时间也是吻合的。观音洞与大洞遗址的堆积时代延续时间长,一直到晚更新世较晚的时候,而动物群的组合情况却基本没变,说明云贵高原更新世时期亚热带生态环境的主体特征。但是,堆积上、下部动物群组合又有细微差别,反映出遗址在堆积上可能存在时代上的间断,或许体现出更新世期间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和气候的冷热干凉变化。
30万年前的贵州人类生活画卷
那时候,贵州的人们是怎样一幅生活画卷?
30多万年前,贵州古人类的生产力很低下,主要居住在山洞里,山洞不仅可遮风挡雨,且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
大洞遗址大量烧骨和炭屑的发现,说明他们会用火,同时已经会利用附近较坚硬的岩块打制石器。从这一时期一直存在的燧石石器看,他们已经认识到燧石的坚硬和锋利,并制作出体型较小的精致石器用以切割、雕刻等。他们用石器进行狩猎,捕获动物,可以经常获得各种肉类。用石器进行挖掘,可以得到植物块茎。石器也是采集的主要工具,可剥离兽皮和植物皮等,并收集到果实和种子。用石器砸碎或磨细粗糙的食物、对食物进行切割。对食物的分解和烤熟,减少对咀嚼器官的负担,就减缓了咀嚼肌肉的發展包括下颌和颅顶等支持结构的发展,随着咀嚼功能的退化,牙齿、下颌眉骨等变得更加纤细,骨壁变薄,越来越接近于现代人类。
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群的存在,反映了亚热带的生态环境特征,说明气候环境很适合这些动物的生息繁衍,动物的食物链完备,故而植被也应该很茂盛,这主要是因为贵州既有广袤的山地,又有众多的河流,地貌的多样性衍生出生态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也是古人类长期延续生存的重要保证。茂盛的植物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果实和种子。而频繁活动的野兽一方面是人们的食物,为了得到食物,人们会对它们进行围猎;而人们同时也是凶猛野兽的食物,也会时常遭到野兽的侵袭,互相之间会有经常性的博弈。于是,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经常会制造出当时最热烈、惊险的场面。
那时候的人们只简单的穿着兽皮和树叶,有适当的分工,男人们追逐野兽,女人们采集野果,孩子们嬉戏玩耍。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夏日,蓝天白云、凉风习习,男人们在树丛中追逐南方猪、苏门羚,女人们在采集野果。男人们用石器捕获到猎物,在满载而归的路上,说不定会一时兴起,采摘漂亮的野花编制成花环带回家送给身边的女性。夜幕降临,篝火正旺,洞穴里弥漫着烤肉的香味儿,劳碌了一天的他们,躺在茅草铺的床上,伴着繁星点点,进入了梦乡。
然而,远古的伊甸园并不全是美好,他们也会经常面临食物短缺,疾病等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人类化石上也有所体现。如桐梓岩灰洞发现的牙齿,有3枚是来自于三个不同的个体,都有氟牙病的痕迹,特别是1枚6岁儿童的左上第一臼齿,和另一枚属于10岁左右个体的左上犬齿的釉质缺损尤为严重,是缺损性的氟牙症病理表现,属严重性的氟牙症。再加上还经常性的遭受野兽袭击。那时候的人们,寿命都比较短暂。
30万年前贵州的人类,栖居在周边生态环境优美的洞穴里,或采集或渔猎,惬意而艰难的创造和繁衍着贵州人类史。
(责任编辑/ 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