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王卓
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繁忙的功课之余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是完全有必要的,體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通过劳逸结合更好提高学习成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 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
2.1 学生体育运动意识薄弱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受各个阶段学生的疯狂追捧,学生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而且学生使用互联网成为新时尚,一味沉浸在网络游戏里无法自拔,还美其名曰网络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使用互联网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所以很多学生都不重视体育课,我们都知道健康才是我们学习奋斗的本钱,如果没有了健康奋斗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学校应该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比如教育部已经将体育课纳入了必修课,每年还会进行体能测试。如果体育课挂科,也会影响到学生最后的毕业情况。有些学校为了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体育课程。比如,田径课、篮球课、足球课等。
2.2 体育运动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加人的心肺功能,还可以使人有一个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了好的身体状态人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体育运动对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如今,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加之作业偏多,留给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致使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和频率较少。而大学生由于环境比较宽松,又没有体育达标或体育成绩的硬性要求,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受懒惰心的驱使,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几乎再没有任何体育运动,更谈不上有效体育运动的时间和频率。所以学校要正视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实明白体育运动对学生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解决学生当前面临的体育运动时间和频率不足的突出问题。
2.3 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体育锻炼
当前,学校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项,而且还在体育锻炼硬件设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供学生体育锻炼的设施和器材缺乏,以及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缺乏科学指导,所以这也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运动也需要消耗体力,导致学生失去运动激情,所以学校还应在完善体育锻炼设施上下功夫,达到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目的。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努力转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观念,树立终身进行体育运动思想,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运用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
3.2 完善体育资源配置,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有些学校场地、器材的配置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作用,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3.3 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于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习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可以锤炼学生坚定的意志、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可以锻造学生坚毅的品格,也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学校和教师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现实情况需要创新体育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体育锻炼设备和器材,努力培养学生爱运动的激情和热情。
(作者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