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创新空间

2021-09-10 07:22于佳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变革

摘要:在时代不断更迭中,每一种新技术的革新,都必然带来新闻传播乃至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样的,以区块链、5G等为代表的智能媒体在中国的崛起,也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如何在技术更新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如何合理创新是目前传统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媒体;智能媒体;变革;创新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114-02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新媒体是当下兴起的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包括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数字报刊等。传统媒体是一种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新媒体而言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作为传统媒介转型的方案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运用。自媒体融合概念提出后,我国的媒体融合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值得注意和研究。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下半场,传统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把握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尤为重要。

新媒体出现后,有人提出“电视将死”,其实作为传统电视,并不存在“将死”的症状。随着移动互联新技术的兴起,机构的影响力并没有下降,反而是媒介的触角在不断延伸,我们应该全面看待问题,结合目前媒体融合大背景,寻找传统媒体的合适定位[1],在困境中再生和崛起。

二、传统媒体发展面临新环境

(一)媒介全球化出现

随着国际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世界对信息越来越大的需求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媒介在全球化时代快速发展,中国媒介也在加速融入媒介全球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内容、资本、渠道、人才、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资源配置,我国媒体也在吸纳这些新资源。

在内容上,以综艺节目为例,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有着明显的内循环特征,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全球连接性。一方面在提供资源型供应,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全球市场进行采购、合作、推送等。在资本模式上,随着海外节目的引进,海外资本也相继进入中国,而中国的电视节目也由此传播至海外,例如,之前热播的《延禧攻略》《甄嬛传》相继走出国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二)媒体融合现状

媒体融合目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融合,第一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媒体融合,如央视网、央视频的出现;第二是以商业互联网为主导的媒体融合,它的优势在于具有媒介市场产业优势,劣势在于缺乏垂直领域内容的吸引力、渗透力和主流化。在媒体融合之前,两个渠道互不干扰,而随着媒体融合推进,双方开始相互靠近,共同发展,大量主流媒体开始入驻各大视频平台,也造就了目前这种共同发展的趋势。

(三)新技術革新下的智能传播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基础,我国已经进入智能传播时代。包括新华社“媒体大脑3.0”媒体机器人和“鹰眼”智能监测系统等在内的智能新闻业能够提前记录突发事件,进行新闻热点的收集;记者应用“现场云”移动采集系统等智能硬件可以随时发起关于现场新闻的全息直播。这些都表明了一种新趋势:无论是从生产形态、组织形态还是传播形态来看,传统媒体已然开始迈向多种经营模式。

三、智能传播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网络传播技术打破传统媒体信息掌控格局

新媒体出现前,传统媒体对信息采集、发布有着不容小觑的掌控地位,尤其是在重大信息的发布上,与此对应的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而在新媒体网络传播技术的支持下,受众开始拥有话语权,这就直接导致原本受众和传播者的不对称地位受到挑战甚至被打破,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直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新闻。这时受众脱离传统媒体,以电视为例,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会下降,电视受众老龄化、开机率不足等现象相继出现。

移动互联技术提供了多元互动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单向与被动的反馈系统,新媒体本身就具有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2],智能手机、平板、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也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这些都使得受众可以对信息即时作出反应,媒体也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用户需求。

(二)精准推送技术成为夺走传统媒体受众的一大利器

手机报纸、网络电视、微博注重受众的个体差异,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推送分众化内容,这种精准推送技术使其逐渐成为用户主要信息来源。社会参与论认为,大众有权参与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而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受众这一需求。因此,随着带来话语权下放的新媒体的传播发展,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的人越来越少,而新媒体用户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受众逐渐转为新媒体用户。

(三)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

根据零和博弈原理,广告市场中存在的竞争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在原先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在大部分市场中占比众多,但如今新媒体的出现和网络的裂变式传播,使广告市场出现被分流的情况,而随着分流的加剧,传统媒体广告收益出现了断崖式衰落,不少传统平面媒体面临收益下降、被迫裁员的困境,也有很多骨干人才逃离传统媒体,出现人才外流的情况。

(四)新媒体亦存在焦虑

传统阶段的电视节目生产是通过传统的图文提供海量信息,虽然具有丰富度和一定互动性,但是没有归纳和提炼。而媒介化的新媒体(以头条系列为代表)开始出现信息图文,信息的提炼能力大大提高,不仅仅拥有海量信息,还伴随着信息的二次加工。例如,当下十分活跃的短视频媒体,他们使受众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不断向群落化、专业化迈进。然而,虽然新媒体具有很多优势,但其也存在集体焦虑,比如由于技术发展过快而引发担忧,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技术恐惧症,所以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应该全面看待问题,寻找创新点。

四、传统媒体发展对策及思考

(一)發展道路——技术主义还是人文主义

技术主义路线和人文主义路线不能相悖而行,只有相互包容才可以使发展道路更加明朗。如果一味坚持技术主义至上,虽然可以改变媒介形态组织和功能,但是会忽略内容和受众需求,导致为技术而技术。例如BAT(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技术起家,但是最后还是将内容支撑作为落点,生产优质内容,坚持内容为王。而如果一味以人文主义路线为主,只强调内容,忽略技术更新,也会导致受众为了追寻更方便快捷的媒介而忽略平台。

(二)发展空间——创新

第一,传统媒体要树立开放合作的意识,以数据库保障数据收集。传统媒体应该形成包容的开放意识,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高质量数据库。传统媒体本身就积累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如果运用技术将其重新分类后对用户开放,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查找信息,使用户更加信赖传统媒体。此外,一些专门的组织或者普通用户也可以积极参与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积极合作,要做到“内容”与“技术”并重,用高质内容提升用户忠诚度,打造内容产品价值链,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IP(知识产权)价值。

传统媒体拥有成熟的编辑记者,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和高度的新闻敏感。地方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地域了解性,它可以比网络媒体更快更好地获取当地资源。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在技术上的优势,使优质IP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在充分利用原IP粉丝的基础上打造圈子文化,以满足更多的需求,实现“IP产业链”的多级开发发展。

第二,充分利用积累性人力物力资源。传统媒体涵盖甚广,包括起初的报业媒体到广播电视,占据了重要的资源,并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人才体系与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这是新媒体目前很难拥有且无法快速形成的实力。如央视目前共占有15个电视频道资源[3],三台合一之后结合新媒体技术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策略。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不但涌现了一批以王冰冰为典型的高人气主持人以及“央视天团”,打造了个人IP,其内容更新的质量也涵盖各个领域,是值得其他传统媒体借鉴并学习的。

第三,传统媒体要引进新媒体技术人才,对原有人员进行培训,培养高质融媒体人才。传统媒体的数据记者数据素养较为薄弱,而数据分析利用能力又是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突围”的核心。因此,传统媒体可以与新闻院校、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合作,比如通过在职培训和开展一些有关软件统计分析等高级课程,使新闻业务人员在多样的新闻语境下用不同的方式挖掘数据。同时还要提升数据记者的数据素养,尤其是要培养核心制作队伍的人才储备,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养高质量融媒体人才。

另外,我国传统媒体还应该在打“宣传牌”“娱乐牌”的同时,更迫切地打好“文化牌”,塑造自己的核心主流价值观,例如,问政类节目就要创新亮点,低举高打,站在百姓角度看政府和国家;在综艺节目领域,文化类节目也要不断创新,多打造像《上新了·故宫》《故事里的中国》等优秀的节目。

五、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正面临转型的“阵痛”。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成功完成融媒体转型,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传统媒体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学习互联网思维,引领正确价值观,保证到位的执行力,发展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但是也要注重内容生产不能简单地复制现实,还要坚持审美力与艺术感;同时还要对不同要素、不同资源、不同手段进行创造性组合。

参考文献:

[1] 杨建军.传统媒体的困境及其走向[J].科技传播,2016,8(12):65-66.

[2] 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1):8-14+29.

[3] 徐缓.新媒体环境对主流新闻传播媒体的影响[J].传媒论坛,2019,2(24):41.

作者简介:于佳敏(1997—),女,河南鹤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口语传播实务。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变革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卷首语
德育中的变与不变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经理人变革指南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